“活烈士”黄庭廉的传奇人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4-25 20:02作者:秦向东来源:晋城党史网

黄庭廉同志,是晋城早期革命人物之一。1918年11月7日生,系山西省泽州县高都镇大兴村人。他从小在大泉河村念书时,就很用功,爱写爱画,从书中明白了很多道理。青年时代,他就同本村陈引聚等人参加了牺盟会等革命组织,在村上参加了民兵团。1938年3月,他参加了新军决死队。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起,他就披肝沥胆,出生入死地为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务。1969年离休后,享受正军级待遇。


少有志  参军报国


黄庭廉少年时代就非常聪明,在大泉河村上小学时,他就深深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和“飞毛腿”。在小学学习的五年里,他有3名同学家境贫寒,每天早晨要给家放牛、割草,常常迟到,功课跟不上。有一天,先生布置默写生字,有个叫原臭旦的学生把“目”字写成了“月”字,严厉的先生就挥动教鞭,狠狠地抽打他的手。眼看同学挨打,黄庭廉心中像也挨了教鞭似的难受,他抚摸着同学红肿发热的手掌说:“往后,我教你温习功课好了。”打那以后,黄庭廉利用课余或者晚上的时间经常帮这三名同学识字、写字、点读文章。不久,这三名成绩差的同学功课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深情地对黄庭廉说:“庭廉,你不仅是我们的知心朋友,还是我们半个先生呢。”由于同学们信任他,都愿意听他的话,黄庭廉成了学堂里的学生王。

黄庭廉兄弟两个,他排行老二,父母都是老实厚道的人,他的家庭也算不上殷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家人勤劳度日 ,弟兄两个相继成家,人丁兴旺。他的妻子叫原补,是个贤惠的农村妇女。他在读书时的代课老师叫黄发明,思想进步,经常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谈论革命形势,启发学生热爱祖国。1938年3月,他同本村青年秦国海到沁源县参加了山西新军决死纵队,他的父母和妻子高高兴兴地送他参军参战,表现出了老区人民抗日救国的高尚情操。


战火飞  转战南北


1940年8月黄庭廉调到太岳区平遥县抗日游击大队,到1944年6月近四年的时间里,他同游击队的队员们先后转战参加了太岳、太行春季反击日军扫荡战役,长期围困沁源战役等。近四年的时间里,他带领的平遥县抗日游击大队与抗日军民和敌人共进行了大小战役127次,歼灭敌人1100余人。在参加的多次抗日战斗中他先后7次负伤,由于伤势不大,他从未下过火线,始终冲在队伍的前面。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1942年10月在沁源西北山区开展的沁源战役中,黄庭廉侦察到日伪军强迫群众修据点、运输物资后,黄庭廉果断决策,带领平遥抗日游击队以机动力量伏击敌运输队,破坏敌碉堡、据点,迫使日伪军撤回其原住地。正当我们与鬼子血战的关键时期,黄庭廉又下令调来两个排的兵力,他亲自带领十几个战士,消灭了剩下的十几名鬼子,这次战斗有力地鼓舞了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陷囹圄  不屈不挠


1944年7月,他奉命到第三区游击队进行保卫夏收和政治攻势任务。因未与三区游击队接上头,他不幸被“清乡”的日伪军抓到平遥县城,他化名“李国喜”和其他被俘的八路军战士沉着应对敌人,痛斥日寇,经受了35天的凌辱和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日寇没有从他的口中得到任何东西。

在驻平遥县城的日军院子里关押的两个夜晚里,黄庭廉和战友闫引则等人经受了日寇极其野蛮、残忍的人格侮辱。当下大雨时,日伪军把他们浸泡在水中,鬼子兵有的把他们的鞋脱下来,盛上院里的脏水往他们嘴里灌;有的还把盛有脏水的鞋子扣在他们的嘴上、鼻子上。无论怎么折磨,他们都宁死不屈,顽强的忍受着。

黄庭廉在敌人的监狱里做了几件事:一是以静制动,争取“炕头”李先荣的支持同情;二是团结同难战友张志成等人,同舟共济,共同对敌;三是抗议日军不给王克让治病、吃饭,将其折磨至死,并将尸体暴晒的暴行,黄庭廉激励战友把悲痛转化为坚定抗日信心,绝不动摇;四是说服引导了思想上动摇的战士王学明;五是与判徒王正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六是在思想上做好被敌人砍头的准备。


赴刑场  大义凛然


1944年8月10日下午5时许,日伪军把黄庭廉、闫引则、崔德虎、张志成、李金珠、王学明、丁一等九人从伪县政府看守所提出来,在伪保安联队训练班院里,把他们个个捆绑起来,卸去铐在他们脚腕上的脚镣,日寇军翻译对他们说:“在路上走快点,火车在西门外等你们,误了车还得回来受罪,谁走得快就走到他们几个的前面去。”当时黄庭廉说:“我走得快,就走到他们几个的前面。”刚出院门,黄庭廉回头向同志们说:“我们不要受日本鬼子的骗,今天他们要杀我们,同志们要骂就骂,要唱就唱,为抗日救国而死是光荣的,将来八路军烈士碑上会有我们的名字。”说完,黄庭廉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志们都跟着喊起来了。他又高呼“八路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惊动了路上的行人,很多人聚焦在他们经过的路上,日伪军赶紧驱赶群众。此时,黄庭廉乘机向群众们说:“乡亲们!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为打日本鬼子被抓了进来,今天鬼子要杀我们,我们的血就要流在平遥的西门外。”


大命人   死穴逃生


天已黄昏,一行人才走到平遥西门外。出城门后,沿着城墙跟往刑场走,黄庭廉再次向同志说:“同志们,我们活着坚决打日本鬼子,死后还要坚决打日本鬼子,在这里离平遥城近,我们可以白天黑夜在城内、城外、城墙上打日本鬼子。”刑场到了,他们被日伪军围在中间,天很黑,日本鬼子开始行刑了,几位同志毫无惧色的倒下了。黄庭廉是第五个被砍头的,他走到刽子手面前说:“就是你杀老子呀!不要脸的东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刽子手的第一刀砍在他的脖颈上,他丝毫未动地说:“你们还杀人,连老子的脑袋都砍不下来,八路军万岁!”第二刀砍在他的枕骨部位,他晃了一下身体仍未倒下去,他说:“八路军的脑袋是钢的,你们砍不下来,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刀砍在第二刀重合处。枕骨被砍劈一块,他头昏眼花的倒下了。鬼子兵又在他的肩背部连砍连扎三刀。行完刑,就地用土埋了。待日伪军走后,大约一小时后,黄庭廉醒了。他知道自己还没有死,便挣扎着从土里爬出来,忍着伤痛爬到城西北刘家庄。他躲在麦垛后,被一位老汉发现后把他扶回村里。平遥县委、县政府和当地人民知道他的事迹后,对他给予了热情关怀,请医生为他治疗,安排地方让他养伤。几天后,他意识到伤势严重,找来区里的王平同志,告诉他自己的伤口不见好转,请给他弄点纸笔,他要给部队党组织写情况汇报 。


高职位   居功不傲


他趴在炕上向大队党委写了被日伪军杀害的详细情况,并请党组织审查。九月中旬,大队派郭参谋来,向他传达了恢复他党的生活的决定,并说要把的事迹在部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留下一个通信员护理他。经过将近五个月时间,他的伤口才基本愈合,但后脑部留下了长15公分,深2公分的伤疤,部队派人把他接回部队。1944年太岳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符号。1945年1月,黄庭廉同志光荣出席了平遥县召开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大会。

1945年5月,太岳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李成芳把他送到延安。当时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胡耀邦得知这位“活着的烈士”来到延安,亲笔写信给中央党校副校长彭真,将黄庭廉安排到中央党校边学习边疗养。

太原解放后,黄庭廉任山西省军区医院政委,院里留用的几位日本外科医生和护士,得知黄政委曾在日军的刑场上被砍六刀却大难不死的奇迹后很受感动,决心为他彻底疗伤,他们说: “日本法西斯杀害黄庭廉,我们日本人民要把黄庭廉伤治好。”日本医护人员精心地为他做了后脑部整形手术,使他的伤口得到了痊愈。至今,他的头部留了个长15公分、深2公分的伤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69年离休后享受正军级待遇。


离休后  奉献余热


刚离休时,心里感到说不出的不自然,黄庭廉说,一是离休后感到没依靠;二是他常和别人说,虽然离休了,还是“三大员”:

第一是共产党员,职务可以退居二线,党员永远在第一线。社会在前进,党的政策在发展,如果思想上不抓紧,就会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在政治上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决不能让自己的思想也离休。

第二是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他常说,我虽离休了,还是尽可能做有益于人们的事情。为了保持晚节,不利于人民的事坚决不干。

第三是宣传员,现在离休了,有时间练书法、绘画,于是他写了很多的书画作品,并办了一期个人书画作品展,颇受官兵们称赞。他常说,我在部队上当过指导员,当过宣传干事,这义务宣传员我要活到老干到老。

黄庭廉还日日不缀地练三套“功”:一是健身功,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三、四十次俯卧撑,每天练半小时,天天如此。二是思想功,这是内功,每天把自己的思想审查一遍,净化自己的灵魂。三是创作功,他爱好书画创作,每天练习一到两个小时的书画,看看书画,观察生活,理解人物。所有这些,使黄老精神上得到很大的安慰。

2005年8月,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黄庭廉书写了上百幅书法作品,要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2011年4月26日在沈阳去世,享年93岁。

这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军营生活了67年的老军人,亲自讲述了他参加抗击日本侵略的这段历史,确实令人难忘。黄庭廉前赴后继、顽强不息、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