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在“两学一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06-04 09:42作者:史小林 卢剑锋来源:晋城党史网 作为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通往延安的交通要道,晋豫区的创建地,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中心的阳城,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根据普查资料显示,阳城境内有规模的革命遗址64处,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41处,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4个,纪念设施9个。朱德、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徐向前、薄一波、罗瑞卿、滕代远、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此运筹革命方略,开展革命活动,并实地指导地方党和人民开展一系列革命斗争;朱瑞、唐天际、聂真、王鹤峰、陈康、王新亭、顾大川、刘忠、尤太忠等党政军领导人也曾在这里与阳城人民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中,阳城县筛选出6处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挂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论述和党史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内容丰富的史料,灵活多变的形式,现代化的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伟大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系统全面、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实现党员教育的实体化、阵地化、经常化,从而全面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和水平,夯实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组织生活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部门和单位到基地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一、用好红色文化教科书,将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思想建党提供活的教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服好务。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需要每个党员把党章党规等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于中华民族危机与艰苦卓绝环境中的红色资源,蕴涵着无数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操。这些史实为今天党员教育和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示范内容。红色资源能直观地、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真实清楚地、一点也不模糊地使人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求解放的本质和内涵,使受教育的党员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有效地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通过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地对红色资源近距离学习思考中必将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有效解决了从书本到书本、会议到会议、形式多于内容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对党员教育的有效性,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方法途径。 作为一种最具说服力的教材,红色文化能够在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上给人以深刻启迪,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是广大党员干部重温革命传统、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是学习优良作风、陶冶革命情操的重要课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阳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用好中国革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创新方式,把“两学一做”落实到党性教育上,通过红色文化熏陶,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党性党风之纯,学习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挖掘提炼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教育,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不忘历史。他本人三年期间就先后十一次到各地红色革命遗址, 不断接受红色基因熏陶。习近平同志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多来这里看看很有必要,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在西柏坡他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在遵义会址,他对讲解员说:“你讲得很好。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对我们利用阳城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万分珍惜这些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传播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但关键还在于做。中央给出了一些主要措施,比如围绕专题学习讨论、创新方式讲党课、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作表率等。具体到我们阳城,各级党组织应如何结合阳城当地实际,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一名合格党员?我认为,应该利用好红色阳城这块长板,可以实施“红色旅游+”战略,来拓展我县的全域旅游,带动农民增收。 各级党组织也要采取多种方式,整合利用阳城的红色资源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革命遗址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依托红色资源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可比拟的。无论是物质状态的红色资源,还是精神状态的红色文化,经过特定历史时期的锤炼和岁月的打磨,均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精神支柱。旧址虽然如故,但它所蕴涵的党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却是永恒的。运用这些红色资源能够使人置身其中、睹物思人、追根溯源,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精神的激励、思想的启迪和党性的洗礼,更加直观有效地引导党员干部忆苦思甜、永葆先进。目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困难摆在了我们面前,是上步不前还是迎难而上,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新措施,去破解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运用红色教育法,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入家门、听家常、解民忧,引导党员干部从革命先辈的作风、思想和精神,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反思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艰苦奋斗作风是否保持、干事创业精神是否昂扬、群众观念是否牢固,从而真正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留下的伟大精神。通过“做合格党员、起带头作用、让群众满意”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经济建设上来,在县委确定的“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总体部署中争先锋创佳绩,在“就业增收、富民强县”“精准扶贫”的征途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上一篇常才交党费
下一篇忆2009国庆大阅兵
文章分类:
党史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