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党史工作再度受省表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1-24 21:38来源:晋城党史网

1月3日,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委党史办公室联合决定,表彰全省党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泽州县委党史研究室名列全省15个先进集体之列,是晋城市唯一受表彰的党史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泽州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紧紧抓住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


一是党史编研成果丰硕。突出表现在《党史纪事》和《地方党史》(正本)双双完成。继1995年6月出版《中国共产党晋城城郊历史大事记》(1925-1949.09)、2004年11月出版《中国共产党泽州县历史纪事》(1949.10-2003)之后,2016年12月又抽调精兵强将编纂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泽州县历史纪事》(1996.08—2015.12),该《纪事》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纪事条目近3000条计93万字。更为可喜的是,从2013年开始,他们组织人员加快编纂《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泽州县历史》(1925-2015),至2017年10月已经中共党史出版社三审三校后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总计54万字,收录历史图片153张,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篇,用10章43节,全面、真实、客观地记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泽州9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可以说是党在泽州县光辉历史的再现。必将作为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接受地方党史教育的必备教材,并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县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发挥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所以,截至目前,党史部门最重要的两项编研工作双双完成。


二是党史宣教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县城东南西北中创建了8处市、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史编研成果出来之后,其目的是要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开辟党史教育阵地,发挥其应有的“资政育人”教育效果,一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继2006 年4月创办土岭事件纪念馆,2006年8月创办寺河烈士陵园纪念馆,2008年6月创办东常村纪念馆,2009年5月创办西山晋沁县纪念馆,2012年5月创办柳泉晋东县纪念馆之后,2015年9月他们又在泽州县烈士陵园创办了革命烈士纪念馆,2016年8月又在柳树口黄围村白铁河景区创办了泽州县革命史纪念馆。2017年12月,又对寺河烈士陵园纪念馆进行了整体翻新。这些党史教育基地均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泽州的艰难奋斗历程这条主线,但又有各个馆的不同特点,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就近就能接受红色洗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每年接待受教育群众都在3万人以上。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每年的重要纪念节日,办党史图片展,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召开党史座谈会,上地方党史党课等,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体发表党史文章,宣传党的奋斗史和建设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在泽州搞得如火如荼,成效明显。


三是党史队伍能力提升。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部建设明显增强。自1998年12月成立支部以来,党支部就提出创建全县一流支部的目标。多年来,通过开展“一讲三树”,“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纯洁性”“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学习讨论落实”,特别是“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之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支部各项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多次受到上级组织表彰。二是文明创造持续发力。从2002年创建晋城市文明和谐单位成功以来,该室已连续16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特别是在2016—2017年度的创建活动中,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主题,创办活动更加规范,具体,经市文明办逐条、逐项严格考核,再次获此殊荣。另外,该办主任杜秋炉还曾荣获晋城市道德模范即2009—2010年度“敬业奉献模范”。三是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该室支部书记、主任是从事党史工作30多年的老党史工作者,两次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表彰,荣获省市县各级奖励50余次,还被评为“晋城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在他的带领下,办公室全体同志除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外,在业务上不断提升能力建设,每年都派人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坚持每半月一次的工作及培训例会,由于连年常抓不懈,整体业务本领逐步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该室多次被省、市委表彰为“先进集体”。 (供稿:王云花)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