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放羊的残废军人说起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3-21 15:36作者:姬宽仁来源:晋城党史网

建国初,原晋城县有一位残废军人。此人打运城,攻临汾,抗美援朝时负过伤。退伍时,不慎将残废证丢失,回到农村后给生产队放羊,以挣工分生活。他从未到民政部门领取过伤残抚恤金。有人问,何不去补证领钱?他说:“不给党组织添麻烦。”


无独有偶。原阳城县委书记李敏唐,1949年随长江支队南下到福建,后任龙岩地委书记。此人1936年秋在太原参加牺盟会革命工作,应享受老红军待遇。南下福建后,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履历遗失了这一时间段,一直以老八路对待。在生活和工资待遇上,老红军要高于老八路,也就是说李敏唐少领钱了。但李敏唐把此事作为家庭秘密,终生不让家人对外说,至死保守。其妻张文珍和李敏唐生前谈及此事,李敏唐说:“不给党组织添麻烦。”


一个是放羊的残废军人,一个是龙岩地委书记,他们互不认识,但他们有着相同的说法,即不给党组织添麻烦;同时也有着相同的做法,即该要的钱而不要。


这二人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经历了中国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犹如跋涉中的赶路人,在狂风暴雨中遭遇人生洗礼,淋湿了肌肤,浸润了思想,升华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心中,有着燃烧的一团火,那就是“爱”,爱谁?爱中国共产党,党就是自己的母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常言道:好儿不烦母,懂事不添堵。所以才说出“不给党组织添麻烦”的话来。该要的钱而不要,不是见利而趋,而是取义舍利,无私奉献,实为难能可贵。


爱的基础是崇高的信任,而这种崇高的信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晋城市党组织创始人陈立志,1942年在泽州县柳树口镇黄围村被国民党抓捕,身陷囹圄,饥饿难忍,却将仅有的一碗小米饭分吃给邻居小孩孔三宝。70多年后,笔者采访,提及此事,双鬓发白的孔三宝竟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1938年,阳城县抗日县长李敏之为八路军筹粮,借了外郎庄农民张江5石粮食,并留下借据。1992年,晋城市委得知此事,举行盛大还欠仪式。党欠老百姓的粮,党要还。此时张江已于1959年去世,儿子张启贵接过500元钱,没有装入口袋,流着泪转手捐给集体。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同,生死与共,得民心,得天下。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