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11-01 00:00作者: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黄从虎来源:晋城党史网

摘 要: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科学理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群众工作特点也在随之改变。因此,把握新规律、探索新方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就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种必然选择和现实课题。深入研究和探索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对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群众路线   历史地位    当代价值

Abstract: Mao Zedong thought on people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one of Marxism-Leninism. And it i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ur party reviewed. It is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localized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leading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Comrade Mao Zedong summarized a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theory of mass line of the party. It reflects the ideas for the people and serving the people and the concept of "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 ".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 of the way of the world,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status of the party,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ss work is also changed. Therefore,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and realistic problem for the whole Party to understand the new laws, explore the new method, strengthen and improves the mass work. It is the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go further studies and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theory of mass line to promote educ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Mao Zedong;  Theory of Mass Line;  Historical Position; Contemporary Values;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了我党依靠群众、组织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丰富经验,提出了群众路线的理论。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的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群众路线成为党实现自己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才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合乎中国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把中国革命从胜利引向更大的胜利。历史经验表明: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都与群众路线息息相关。当党正确地实行群众路线时,革命就胜利,发展;当违背群众路线时,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受消失,人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研究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并从中汲取理论养分和实践动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重视群众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党的要求,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对党的工作的要求。刘少奇在论及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内容时指出:“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 具体讲,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它是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前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后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提出群众观点的科学概念,而系统地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私利。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唯一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必须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当着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服从群众利益,直至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的一切。

第二,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就必须对人民负责。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党就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忠实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向人民负责,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应当是正确的。毛泽东还指出:我们党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因为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凡是对人民有利的事,就是对党有利的事业;人民利益,即党的利益,除了人民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

第三,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马克思和列宁都提出过,但是把它作为群众观点的理论体系中一个基本观点,加以展开的论述,是毛泽东的新贡献。毛泽东反复指出:人民群众是伟大的,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就必须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真正自觉与真正发动,人民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因此,在党领导人民群众工作中,既要反对那种强迫命令、替人民群众包打天下的“左”倾冒险的错误,又要反对那种放弃领导和消极等待的尾巴主义错误。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就必须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经常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应当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小学生。因为人民群众的知识、人民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他还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观点。也成为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这些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因为只有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对群众实行正确的领导。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形成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从群众中来”,就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之形成正确的深刻和系统的领导意见,并以此制定出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一是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群众掌握,变为群众的行动;二是检验和进一步完善党制定的方针、政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正确的方针、政策、办法的形成和实施都不可能只通过一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能完成。所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认识的过程,而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路线、优良作风和工作方法

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这就指明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作风、方法的极端重要性。

(一)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正是因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根据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方法制定的,并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完成一定的政治任务而确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制定出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路线,也才能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贯彻执行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路线。

党的组织路线是以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为核心的,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党内民主集中制,就是党内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而不是离开民主的个人专断和离开集中的极端民主化及无政府状态。它反映了党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党的上级与下级组织、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党的中央和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正确关系,因而也就反映了党内的群众路线。

正是由于党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路线,运用于指导党的全部工作,制定和执行了党在各个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才保证了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作风

我们所以说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作风,因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归根结底都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虽然主要是解决党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解决党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问题。我们所以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正是为了把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变成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百战百胜的武器,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者向群众斗争实践学习,与群众斗争实践结合的过程,离开群众斗争实践,就不会有真正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经常开展正确的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人所以敢于进行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正是因为我们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 因此,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搞好党的根本作风,使党永不变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问题,在党成为执政党的情况下,就显得特别突出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的方法,作为我党的基本领导方法,所以是科学的、正确的,是因为,它是以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其根本前提,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立场。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实现革命和建设中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化为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又把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提高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把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公式,与群众——领导——群众的群众路线的公式密切结合,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领导方法,成为科学的领导方法。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就前进、就胜利;违背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群众,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群众路线的原则、作风和方法,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对于我们胜利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克服主观主义的思想作风和领导方法

主观主义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主要障碍。历史经验表明,当党在指导思想上犯“左”的错误时,党的方针、政策本身就超越了客观情况和群众的觉悟,违反了群众的意愿。领导者却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迫使群众接受错误的东西,甚至用惩办主义的办法去推动工作,这就严重脱离群众,犯命令主义的错误。而当党在指导思想上犯右的错误时,党的方针、政策本身就落后于客观情况和群众的觉悟。广大群众迫切需要前进一步,领导者却反映了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意见,并将这种意见误认为广大群众的意见。结果成为群众的尾巴。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不懂得领导者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或者在实际上颠倒了这种关系,不懂得应该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或者在实际上违反了这个原则。由于他们不是从群众的客观实际需要出发,而是从个人或少数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超过了或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所以,尽管许多在工作方法上犯主观主义错误的人在主观上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仍免不了在群众斗争中碰钉子,给党和革命工作造成损失。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官僚主义是历史上长时期剥削阶级统治的产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必然会反映到共产党和革命队伍中来。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官僚主义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一个主要弊端。官僚主义的特征也是脱离群众,是与群众路线的作风和方法根本对立的。由于犯官僚主义错误的人,不是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勤务员,不是把人民给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而是用去谋取私利,因而必然脱离群众。所以,只有克服官僚主义,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得到真正的贯彻。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

正常的民主生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因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更好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只有靠集体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而要发扬民主,就要让人讲话,广开言路,使党和政府的下级组织以至所有的党员和群众,有充分的权利批评上级机关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的场所;就要在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中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一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现象,反对把个人置于组织之上的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的错误作法。同时,必须经常检查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各种违反群众路线的不良现象,惩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分子,从制度上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经常进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

首先,要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要使他们懂得,在实行群众路线的方法时,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把坚持群众路线的立场、观点与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努力转变我们的立场、观点和作风中实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并在实行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确立群众路线的立场、观点和作风。其次,要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时刻注意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搞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它也涉及到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每个党员和干部都应该懂得,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没有任何权利高踞于人民群众之上,更无权搞特殊化。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克服困难,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共产党人的美德。如果我们把群众的意见和利益放在一边不闻不问,对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漠不关心,那就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也就不能带领群众前进。再次,要使党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努力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运用典型调查等方法了解、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才能使领导机关的指示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自觉地坚持群众路线的科学领导方法。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带着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毛泽东在践行群众路线时(尤其是在其晚年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己所倡导的理论,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损失。这将促使我们在处理前进道路中遇到的问题时将会更加谨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不管是理论上的贡献还是局限,不管是实践中的成功还是失误,都是党和群众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必须坚持、发展和创新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