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同志百年诞辰暨车桥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5-19 20:48作者:叶海兴来源:晋城党史网

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来宾: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家,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爷爷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

   几天前,家里的长辈对我说,希望我能在爷爷的纪念活动上代表我们家发言。我感谢长辈们给我这个机会。这不但给了我一个表达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思考和自我教育的机会。它督促我把对爷爷的感觉、感情和并不清晰的想法、认识整理清楚。想法是一个混沌的整体,而词句是些清晰的断片,尽管说得再多,也会觉得说不全面,但光是想而不落实于语言的话,念头就会消散,会跑掉。

   我的爸爸,曾是一名军人。他从一个军人、一个军事指挥官的角度来学习、理解爷爷。在研究了爷爷参与指挥的几场经典战斗之后,他被爷爷的军事天才所折服。爸爸对我说,尽管他在正规军校里学习过,可爷爷的每一招棋,都出乎他的意料,如果换作他和爷爷在战场上对弈,他一定不是对手。

   那么,我又能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学习爷爷呢?我想,说到底,一个人只能从自己出发来理解他人。我今年33岁了,已到了而立之年,度过了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爷爷33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又曾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爷爷5岁回国,14岁参加革命。14岁,在我不曾面临任何选择的年纪,爷爷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而且终生不渝。16岁,他在厦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被同志救出。18岁上,他去闽东组织发展革命工作。19岁,他在狮子头遭特务偷袭,连中两枪,死里逃生。爷爷在回忆录里写道,他想到自己还没为党做什么贡献,他不能死。19岁,在我对人生还不曾形成任何见解的年纪,爷爷决定为了他的理想而活着。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这个小伙子,创建闽东苏区,在三年游击战中初露大将之风;他顾全大局,把自己的队伍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指挥郭村保卫战,车桥战役,参与指挥黄桥战役;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部取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等一连串胜利。到了1947年5月16日,他的部队攻克孟良崮,打下了他一生中自己最看重的一个胜仗,那一天,爷爷刚刚度过他33岁的生日。33岁,正是站在大家面前的我的年龄。爷爷书写了历史,而我只能在这里讲述他的历史。

   爷爷年轻时的那个时代,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中华儿女为国家命运抛头颅撒热血,前仆后继,英才辈出。相形之下,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时代”。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人物,有时还会忘记自己立足的高度从何而来。有人会说,爷爷那个年代是时势造英雄,在当下,他们的事迹、经验,不见得有多少借鉴价值。也有人把革命先辈的事迹庸俗化,当作一种成功学案例来解读,从中寻找升官发财的窍门。我不像他们那么看。

   我们的时代,没有英雄,没有革命,但是有一样东西我们也可以拥有,那就是理想。我生在和平年代,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爷爷是怎么每每在战场上以少胜多的,但作为一个有大脑、有思维能力的人,我可以试着去理解爷爷干革命背后的精神因素----他的认识、他的品性和他的信念。而这些精神因素的价值,是超越于身份、才能和命运之外的,它们是一个人的本质。它们决定了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它们决定了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成就不凡。而这些,对于我,另一个时代里的另一个人,仍然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比如,公平正义的信念;比如,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深情;比如,浊世中独立思考的坚定;比如,选择了就决不动摇的自信;比如,大丈夫舍我其谁的担当;比如,公私间的取舍;比如,坦荡的胸怀。这种精神境界我也许永远达不到,但却可以拿它作为目标来督促自己,提升自己;而在意识形态的乱局当中,有了这个目标,也可以使自己不致迷失方向。

   我做不了一个英雄,但是我可以尽到一个后代的责任,去传颂英雄,让英雄的精神不死;我可以去理解他,学习他,借此做一个更好的人。

   中国人敬祖,信仰祖先,这其实回答了一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如果不认识,不理解先辈、祖宗,就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不能确定“我是谁”。同样,如果不认识昨天,不理解历史,就无从理解现实,认识今天,确定我们今天走到了哪一步,我们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将来又要往哪里走。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齐聚一堂纪念先辈的意义。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