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长江支队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7-18 20:51作者:崔利民来源:晋城党史网

今年是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六十五周年,六十五年来,长江支队干部扎根福建,建设福建,奉献出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丰功伟绩,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人生辉煌。纪念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六十五周年,就是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不怕困难,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93年来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反对享乐主义给党带来巨大威胁的制胜法宝。就其本质来说,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它不仅体现在思想作风上,而且见诸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百折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共产党员必备的优秀品质和一个政党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核心体现。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当“苦行僧”,再去重复过去那种贫穷困苦的生活方式,而是重在奋斗,重在创业,崇尚节俭,注意防止和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铺张浪费、不思进取的倾向    

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观念

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有利于克服腐败现象。奢侈浪费不仅是消极颓废的表现,而且是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的温床,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和高度警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今中外,由骄奢淫逸、奢靡腐化,而招致亡党亡国的事例,屡见不鲜。经验教训都充分说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有无艰苦奋斗精神,对一个政党和国家来说,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思想境界,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学习是达到高尚的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如果放松了学习,理论水平、政治水平低下,头脑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必然会减少,个人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增多。只有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

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艰苦奋斗是共产党员党性的表现,是否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与能否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三、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笔者认为,艰苦奋斗,是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艰苦奋斗,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现在,有的同志对艰苦奋斗,是有说法没做法,有想法没办法,有意识没行动,艰苦奋斗的观念有所弱化。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党以艰苦奋斗而兴,国以艰苦奋斗而强,军以艰苦奋斗而胜,人以艰苦奋斗而立。因此,大力提倡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根本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二者是格格不入的。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坚决破除享乐主义的影响。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吃不起苦了,奉献精神淡化,比物质待遇多了;有的精神不够振奋,过多考虑个人名利得失、进退去留,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提升慢一点就满腹牢骚。可见,享乐主义在一些领导中确有一定市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破除享乐主义,最根本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邪路”不能走,“红灯”不能闯,“禁果”不能吃,讲奉献不求索取,讲艰苦不图安逸,讲奋斗不计名利。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核心的是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在新形势下,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首先就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听到老百姓最真实最纯朴的话语,看清最突出最急切的问题。然而,现在少数领导干部不太关心群众的冷暖,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有的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把心系群众与贯彻上级指示对立起来,眼睛向上不向下,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有的工作作风飘浮,下基层也总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脱离了群众,使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受到了阻碍。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人民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要艰苦,而且要奋斗;不仅要过紧日子,而且要过好紧日子;不仅要继承优良传统,而且要勇于创新发展。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较强,但创造性执行指示、开展工作不够,单位建设落后于社会、落伍于时代;有的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缺乏招数,就事论事多,加强理性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不够。观念上的落差,阻碍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我们必须摒弃守旧的思想束缚,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对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新理论加以指导,用新对策加以回答,用新办法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