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 为“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汇聚正能量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08-26 10:56作者:李运宏来源:晋城党史网 内容提要: 本论文通过简述长江支队的光辉历程,以及昔日苦难辉煌,展现了太行、太岳儿女的英雄本色;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不怕困难,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长江支队精神,从而唱响主旋律,为晋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汇聚正能量,实现“一争三快两率先”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长江支队精神 一争三快两率先 正能量 六十五年前的一九四九年,新华社发表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党中央、毛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中共华北局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伟大召唤,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四千多名得力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三野十兵团进军福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从而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而今,在中共晋城市委“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建设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那段峥嵘历史,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对于汇聚“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正能量,继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重温长江支队南下历史,永远铭记昔日苦难辉煌 一部《永远的长江支队》的纪实片,再现了长江支队南下的真实历程,让人们体会到了六十五年前那段苦难辉煌的历史。1949年,四千多名太行老区的优秀儿女,听从党的召唤,响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角,接受挑选,离开家乡,惜别父母妻儿,踏上了远去的征程,这是他们的光荣,更是太行山老区人民的光荣! 家乡的这片热土也曾经是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他们在抗战时期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游击,在革命老区的解放战场上立过功勋,在建立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中,都做出过光辉的业绩。然而,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治国封疆求一统,他们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征程。要知道,南下无疑是充满艰险、布满荆棘的征程。当时南方还是被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党负予他们的任务,是在城市和乡村消灭国民党的反动武装力量,建立党的组织、政权,发动民众建立工会、农会,和其他民众团体,建立人民武装,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开展清剿土匪和恶霸势力,发展生产、完成减租减息和土改的各项工作。他们牢记党的使命担负责任重托,又要奔赴新的解放战场。这支特殊的队伍,穿过国民党的封锁,冲过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克服南北气候自然条件的不适和各种复杂环境的差异,风雨兼程,长途跋涉跨越八省行程数千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福建,为了解放福建,建立巩固民主政权,他们英勇顽强、冲锋陷阵、战无不胜。有的牺牲在行军途中,有的牺牲在了战场,有的牺牲在剿匪的战斗中,有的被暗藏敌人所杀,有的惨遭土匪恶霸势力残害,有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身殉职。有的还发挥着战争年代那种永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踏踏实实干工作,兢兢业业做贡献,涌现出一批不图名不图的无名英雄。有的同志无论是抗日前沿,还是解放的战场,无论剿匪的战斗,还是建立党的组织、政府和发展建设时期,都为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有的建在的老同志还在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发挥余热。 从《永远的长江支队》这部纪实片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当年这支部队付出了多少代价,小到把个人家庭的利益置之度外,大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把整个一身都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激烈的解放战场、残酷的剿匪战斗、乃至艰难的建立巩固政权发展生产……纪实片中真实的镜头展现了当年的情形。 “功在八闽”、“风华正茂出两山,一生辉煌留八闽”原国家领导人方毅和太行区原党委书记陶鲁茄对他们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先辈们为共和国奉献的功勋,他们的业绩将永载史册。永远激励人们自强不息。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践行“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 在新的历史时期,晋城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判断晋城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市情,紧密结合晋城实际,提出了“争先综改、竞逐中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加快建设美丽晋城”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一争三快两率先”科学发展总方略。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动力。对我市来说,“争先综改”就是最紧要的改革之举,“竞逐中原”就是最生动的开放实践。可以说,这一战略是宏伟目标与正确路径相结合的战略,是拼搏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战略,是承接历史与开拓未来相结合的战略,是在更大空间、更高层面上谋划晋城、布局晋城、发展晋城的总纲。“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发展蓝图。 诚然,在践行“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还要遇到新的问题、遇到更大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坚定不移实施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 六十五年后的今天,重温长江支队南下那段苦难辉煌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弘扬革命的丰功伟绩,让历史记住共和国有这样一支英勇善战、不怕流血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为“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汇聚正能量。 想当年长江支队进驻福建后,长江支队正面临我党由农村向城市,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由夺取政权向建设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在西柏坡精神指引下,按照“四面八方”方针政策,广大支队干部响应毛主席“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号召,边战斗、边工作、边学习。在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千疮百孔的废墟上,战胜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成功地在广大农村和城市站稳了脚跟,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六十五年来,四千多名长江支队南下干部,把福建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了血肉关系;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南下干部”,从而成为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生动教材。“继承先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死、坚定不移、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和福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心、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联系群众、劳动本色、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突破自我、不断提高的学习精神;艰苦朴素、不怕吃苦、不图享受、不图安逸的生活精神。”革命前辈、时任太行区党委书记的陶鲁茄2008年10月的题词,概括出了长江支队精神,这不仅是长江支队的“精、气、神”,而且也是我们代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晋城市“一争三快两率先”的发展战略的动力和正能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继承和弘扬长江支队精神,以苦干续写辉煌,用实干托起梦想,从而为发展汇聚正能量,“一争三快两率先”的发展战略一定会实现,晋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永远的长江支队》纪实片解说词 (2) 晋城市“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讲解学习资料 (责任编辑:韩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