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都岁月------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11-09 19:47作者:徐军利 张义民来源:晋城党史网 正当阎捷三带领一个新兵连在吉安附近的峡江训练,准备迎接敌人的第一次“围剿”时,红20军在吉安县境内的富田开始清查“AB团”,史称“富田事件”。“AB团”是英文“Anti-Bolshevik”的缩写。该组织是国民党右派1926年底在南昌组建的一个反共反人民的秘密组织。它的创始人段锡朋曾经说:“兄弟组织AB团,取英文反布尔什维克主义,团结一般忠实同志,从事于反赤工作。”当时阎捷三仅被告知“AB团”是一个敌特组织,他们派人潜伏到红军内部,准备里应外合,消灭红军。于是,大规模肃反“AB团”的运动开始了。到底哪些人是“AB团”,谁也不清楚,搞得人心浮动,互相猜疑。根据中央的指示,1930年上半年,中央苏区首先开展了“反对AB团的斗争”。1931年王明上台后,搞得更凶。事后有人评价当时的情景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肃反“AB团”的运动开始时,首先遭到怀疑的是新兵。肃反人员认为新兵中混进来不少“AB团”分子。刚刚招收的新兵还要不要?后来上级决定:新兵中城里人不要,农村来的可以留下。留下的新兵训练后马上被分配到连队里去,因为敌人第一次“围剿”已进抵眼前。其次遭到怀疑的是一些爱说怪话的年轻士兵。肃反人员毫无根据地抓了一些人,还搞了逼供信。有的人屈打成招,惨遭杀害。敌人大兵压境,部队在转移前把许多所谓的“AB团”分子处死了。 那段时间里,红军队伍中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人人都装作不认识,本来很熟的人见面连招呼都不敢打了,更不敢开玩笑,大家都害怕被当作“AB团”分子被抓起来。吃饭时个个都变成了闷葫芦,三口两口扒拉完,扭头即走。 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遵照毛泽东与朱德的战略意图向赣江东面转移。过江后,阎捷三率连队驻扎在黄陂。一次,别的连队抓了一个“AB团”分子,那个人经不起审讯,乱咬了不少人。一天午夜,肃反人员把那个人带到阎捷三所在的连队,然后把大家从床铺上全叫起来,让他一个一个认。大家坐在床铺上,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言语,都害怕被咬上,结果那个人随便指着一个战士说是“AB团”,该战士立即被拖去打了一顿。后来因为那个人与被抓的战士所交待的一点都对不上头,阎捷三连被抓的战士总算万幸,被放了回来。当时共产党员的身份已经公开了。共产党员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打仗没有怕死的,怕死被视为可耻。但共产党员有时开会,也怕被指控为“AB团”活动,就事先写好“共产党员xxx”的条子,把它缝在衣服上。后来,凡共产党员人人都在胸前挂个条子。阎捷三的胸前也挂着“共产党员阎捷三”的条子,但又怕人记住名字后咬他是“AB团”,又把姓名藏到胸前的衣袋里。他偶尔与战士们在一起嘀咕时说,宁可在战场上牺牲,为革命捐躯,也比被当作“AB团”处死强多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围剿”开战才略有缓和。 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肃反“AB团”的运动基本告一段落,但余波未了。一天晚上,听说29团7连连长又被当作“AB团”抓走,阎捷三感到紧张极了,因为就在当天,他俩还一起在缴获敌人的战马中选马赛马呢。7连长也是北方人,作战很勇敢,与阎捷三很熟悉,在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就是7连活捉了敌18师师长、前敌总指挥张辉瓒。7连长被抓后,阎捷三心里忐忑不安,不知会不会受株连,但没多久就听说被枪决了。阎捷三感到悲痛万分,那么好的同志怎么能是反革命呢?可当时又无法为他申辩。不仅是7连长,就连师部一个副管长(相当于现在的后勤部副部长),也在批斗大会上被当作“AB团”分子而当场枪毙。 肃反“AB团”这一运动,别的部队比红4军搞得凶。这次肃反使许多同志蒙冤受屈,更可怕的是捕风捉影杀了许多好同志,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红军创建初期的一个大悲剧。1932年元月,中共苏区中央局通过了《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肃反“AB团”才告结束。(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百岁将军阎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