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都岁月------破格提拔    转战粤赣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11-05 18:38作者:徐军利    张义民来源:晋城党史网


江西军区是第一次反“围剿”前成立的,当时,红一军团刚刚组建,由福建长汀远征南昌路过兴国时,毛泽东提议在赣西南成立第20军和第22军,分别由曾炳春和陈毅任军长,后来这两个军4000余人便在赣西南一带活动,并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成立了江西军区,由陈毅任司令员。阎捷三到江西军区教导营任教导营副营长后,迅速开展工作。不久,营长奉命到红校学习,上级擢升阎捷三为教导营营长。由于阎捷三在操练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地方政权诸方面表现突出,两个月后,即1932年6月,陈毅司令员找阎捷三谈话,要他担任独立6师的参谋长。阎捷三坦诚相告:自己总认为真正的主力红军是在苏区中央,各军区都是地方部队,他想回红4军。陈司令员说,根据中央的指示,地方部队都要转为主力部队,在哪里都是干革命嘛!不要再推辞了,独立6师参谋长非你莫属!政治部主任刘西平也在一旁帮腔拍板,阎捷三只好答应。

1932年6月初,临时中央发出《致各苏区的军事训令》。训令通报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苏区的兵力部署,并下达了各地红军反“围剿”的任务。江西军区奉命到赣南与粤北边界,阻止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部队北进。6月下旬,临时中央又作出决议,要求各地红军必须坚决执行中央的军事计划,造成占领南昌、包围武汉的声势。同时命令各地巩固和扩大红军,根据地所有男同志一律上前线,准备扩大红军至100万人。此外,还要求大力宣传城市战、堡垒战等所谓的正规战。

“扩大红军100万”的口号喊得山响,但很不符合实际。根据地的男同志都上前线,田地由谁耕作?粮食由谁供给?但极左路线不容分辩。在扩大红军的口号下,江西军区独立6师的师长被调到外地扩军。军区任命阎捷三为独立6师参谋长,要他即刻到任。阎捷三到独立6师一看,只有1个团的兵力,武器装备也很差,粮食非常紧缺。不久,上级通知师政委去领新兵,说是给独立6师新增500人。师政委姓白,是个老革命,他去接新兵时一看,全是在极左路线鼓动下参加红军的根据地的农民。他很清楚,粮食和武器是个大问题,便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战士们现在每天都在喝稀饭,再给我500人,吃什么?不要!”一句“不要”招来祸患,白政委被撤职,还被扣押起来,理由是“不服从命令”。警卫员跑回来对阎捷三说,白政委让捎口信,他因为不要500新兵,被关起来了,要阎捷三注意这件事。果不其然。第二天,上级又通知阎捷三去赣江边领500新兵。阎捷三到那儿一看,上级领导态度非常强硬,不要不行,否则连他也要给抓起来。于是就说:“再多给一些也行,我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不过,我要提个附加条件。”那位领导听了非常高兴地说:“每个师只给500人,你想多要也没有。提什么附加条件,说吧!”阎捷三说:“新兵给我后,部队人员增加了,应当扩大根据地。我们能否把部队带过赣江,到信丰一带活动?因为信丰县与广东搭界,我们想在江西和广东边界筹粮筹款,赣江一带我们还负责守卫。”那位领导说可以。阎捷三带新兵回来便整顿部队,向信丰东南一带开拔。到那儿开展工作后,按照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政治路线,既通过打土豪解决了吃饭问题,又建立了地方红色政权。

不久,上级命令粤赣边界的红军成立粤赣军区,任命龚楚为粤赣军区司令员。于是独立6师又划归粤赣军区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前,部队又奉命进行整编,目的是减少指挥层次,充实基层战斗力。独立6师整编为独立6团,任命阎捷三为团长。

10月上旬,第四次反“围剿”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江西宁都召开,史称“宁都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以王明为代表的临时中央的有关决议和指示,解决苏区中央局项英等人同毛主席在反“围剿”军事方针上的分歧,确定第四次反“围剿”的军事方针。会议通过总结自2月份攻打赣州以来7个月的工作,竭力推行“进攻路线”,确定了“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在敌合围之前就粉碎敌人的进攻,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反“围剿”军事方针。会议决定:撤消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调毛泽东回后方担任中华苏维埃苏区政府主席,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宁都会议的召开,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了上风,排斥了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给红军和中央苏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四次反“围剿”前夕,上级还命令把部队改成大师制,反对毛主席的游击主义。为了迷惑敌人,部队原来实行的是小师制,一个师兵力大约相当于一个团。现在一个师3个团,一个团3个营,一个营3个连。独立师也变成大师制。

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调集50万军队,分左、中、右三路,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前后历时9个月。此次“围剿”分两个阶段。1932年7月至10月为第一阶段,重点向豫鄂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攻,对中央苏区实行严密封锁;1932年11月至1933年3月为第二阶段,全力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尽管左倾路线不断干扰,但因为是由朱德、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军委班子指挥的,仍然沿用了毛主席诱敌深入、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主战场选在根据地北边的黄陂、草台岗一带,红军主力先后打了两个大兵团山地伏击战,消灭蒋介石嫡系部队3个师,俘敌万余人,活捉了敌52师师长李明和59师师长陈时骥,毙伤敌师、旅团长16名,又一次取得了胜利。阎捷三率领的独立6团主要在赣南一带活动,负责监视和阻止广东军阀陈济棠北进,没有投入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