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都岁月------阴霾笼罩    蒙冤撤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4-11-04 18:44作者:徐军利    张义民来源:晋城党史网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紧部署全面侵华战争。蒋介石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大肆镇压,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仍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一方面指示何应钦等与日军妥协,另一方面加紧准备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1933年9月,蒋介石纠集了100万兵力,以50万专门进攻中央苏区,开始第五次“围剿”。蒋介石指示各“进剿”部队遵照“战术守势、战略攻势”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原则,构筑绵密的碉堡群,步步推进,缩小包围圈,妄图于赣南聚歼红军。

敌人来势凶猛,据统计,自1933年10月至1934年1月底,仅在江西境内就修筑碉堡2900多座。蒋介石除了在军事上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外,在政治上还推行清乡、保甲、连坐等反动政策,同时对苏区经济进行严密封锁。用时任北路军司令陈诚的话来讲,就是要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抽干塘里的水,捉尽塘里的鱼”。如何粉碎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剿”,成为当务之急。

再说中央苏区。1933年初,临时中央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博古、洛甫等临时中央负责人也先后到达瑞金,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军事顾问李德也于9月到苏区的临时中央任职。临时中央的到来,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居统治地位,他们反对毛主席在“围剿”中创立的作战方针,认为那是游击战,不正规。他们把军队的三大任务改变为单纯的作战任务,对敌人的“堡垒主义”新战术未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而是一相情愿搞正规化,他们把根据地的地方组织、赤卫队全部编为主力军,命令部队打正规战,拼消耗,“御敌于国门之外”。临时中央先是命令主力红军出黎川以北,向白区敌人的稳固防守阵地———硝石发起攻击,结果受挫;之后又命令攻打东南方的资溪桥,那儿也是敌人固守的阵地,再次受挫;尔后命令主力红军辗转寻战于敌军主力和堡垒之间,完全陷入被动。待红军在所谓的正规战中遭受重创之后,他们又由进攻中的冒险主义转变为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命令红军处处设防、节节抵御,寸土必争,大力推行“以堡垒对堡垒”和“短促突击”等战术,结果在敌人飞机大炮的夹攻下,红军节节败退,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苏区的丧失,最后,红军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据地。

第五次反“围剿”前前后后历时一年多,从1933年秋一直持续到次年10月。期间,阎捷三所在的粤赣军区参战不多,主要在赣南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同时监视和防御广东军北犯。广东军阀陈济棠坐山观虎斗,国民党军“围剿”红军他不积极参与,红军反“围剿”他也睁一眼闭一眼,仅是命令部队采取防御措施,“防止‘共匪’南窜!”1934年春,陈济棠看到蒋介石的国民党军在中央苏区进攻得手,也命令广东军作作样子,和北线的国民党军相呼应,由南向北向我根据地推进了五、六十里,并在赣南重镇重石设立了一个据点。粤赣军区派第22军端这个据点时,命令阎捷三率独立6团打援。当晚阎捷三就带领部队埋伏到预定地点。主力部队趁夜向敌人的据点发起攻击,但由于22军是新组建的,战斗力不强,攻了一夜也没有拿下来。次日上午8点,敌军一个团驰援重石,被独立6团截击。阎捷三命令部队占据有利地形,与援敌形成对峙,仗打得很激烈。结果到中午时分还没打下重石,22军决定不打了。撤退时给独立6团留下一封信。新任命的政委是从地方上刚调来的,他接到信后,从后方赶到阵地前沿,把信交给阎捷三,大意是:22军不打了,你们独立6团继续执行你们的任务。阎捷三认为:两军对垒勇者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一方后撤,另一方肯定会随后掩杀,先撤的一方自然要受损。于是没有下令撤退,要部队顶着打,坚持到天黑再撤。黄昏时分,敌军果然先行撤退,阎捷三随即命令部队奋勇追击。追到一个村庄,敌人被歼灭一小部,余部逃之夭夭。因为战士们苦战一天滴水未进,阎捷三吩咐抓紧时间吃点饭,饭后率部队迅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当时,阎捷三作出这样的决断,完全是出于保护部队的需要,换了其他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指挥员,都会这样做。可是新政委事后却向上级写报告,说阎捷三不执行政治委员的命令,叫他撤退他不退,要求撤阎捷三的职。阎捷三当时还蒙在鼓里。突然接到要他到粤赣军区司令部的命令,他就把战马、随身携带的枪支和其它物品全部留下,徒步赶到粤赣军区。沿途路过军分区,碰到熟人,阎捷三说了这件事,大家都不敢表态。到了粤赣军区司令部,阎捷三向司令员龚楚反映了当时的战斗情形,然后说:“咱们都是军事干部,在两军对峙的情况下,应该不应该撤退?我一个人跑得了,部队不可能一下子撤下来,敌人尾追掩杀的话,损失由谁负责?”龚楚没有正面回答阎捷三,只是说:“不要说这些了,我也讲不清楚。”并说第二天开会研究他的问题。当时,阎捷三身上还剩3块钱,就对司令部和政治部的同志们说:“走,下馆子!我还有3块钱。”大家也觉得他没什么问题,于是一起到附近的小饭馆饱餐了一顿。

次日召开了同志审判会,说阎捷三反对政委负责制,应当撤职查办,并给予他留党察看6个月的处分,会后即刻命人把他关押起来。阎捷三身陷囹圄,颇感愤懑。不久就听说司令员龚楚叛逃了,而且传得沸沸扬扬。龚楚曾任红校第4期模范团团长,1928年曾任红4军29团的党代表,后来又到陈毅所属的江西军区担任过参谋长,他带领部队在广东与江西搭界处发展地方政权时,被任命为粤赣军区司令员。龚楚叛变革命后,为了向敌人邀功请赏,曾于1935年冬,伙同另一名叛徒,带领一帮装扮成红军游击队的敌人,直扑陈毅的驻地。幸亏陈毅随机应变,才躲过了那一劫。龚楚后来叛逃到了香港。龚楚叛变革命后,组织上另派他人到粤赣军区任司令员。当时正值国民党军向根据地快速推进,广东军也跃跃欲试,形势异常严峻,一切来不及详细调查,新来的司令员简要了解情况后,命令把阎捷三释放,并说:“你出来吧!到教导营当教员。”阎捷三说:“我不当教员,要回红4军去!”结果释放后还是命令他到粤赣军区教导营。

阎捷三奉命到教导营任军事教员后不久,又有一位广东籍的军分区司令员也到了教导营,和他一块住。当时,那位司令员还带了个挑夫,挑了一担文件。一天晚上,突然来了七、八个士兵把那位司令员的枪缴了。他问为什么,领头的战士说:“什么原因我们不管,上级说你犯了错误,命令我们先缴你的枪。”士兵们走后,他悲愤地向阎捷三哭诉了一阵,当晚乘阎捷三睡熟后,居然逃跑了。

此时,广东军阀陈济棠部开始由南向北发动进攻,国民党军也开始由中央苏区向南开进,粤赣军区被南北夹击,加之发生了司令员龚楚叛逃和军分区司令员逃走两起事件,空气十分紧张。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粤赣军区加强了纪律管理。

阎捷三是决不会背叛革命的,但他在粤赣军区感到十分郁闷。龚楚及那位军分区司令员的行为和意志令阎捷三所不齿,但他也怕被抓起来,遭到屈杀。思来想去,阎捷三决定到中革军委。于是他再三向粤赣军区申请,终获同意。

在中革军委,阎捷三见到了张云逸同志。俩人都比较熟,张云逸一见到阎捷三,张口就说:“你来得好哇!你知道不知道,你那个团部被敌人歼灭了?你对此事要负责任!”阎捷三带着气说:“已经把我撤职了,还负什么责任?”他说:“你那个副团长当团长了,你没有教会他怎样打游击,结果团部被敌人摸了,他也被敌人抓走了。”听张云逸同志这样一说,阎捷三无言辩解,但感到无比震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一个指挥员,岂是一朝一夕的事。张云逸同志详细询问了阎捷三被撤职处分的前因后果。阎捷三说:“以前的事就不提了,你介绍我回原来的部队去吧。”张云逸却建议他到彭(湃)杨(殷)步兵学校当军事教员。阎捷三说:“我不去!现在还可以扛枪嘛,只要让我上前线,我可以不当干部。”张云逸说:“不是当不当干部的问题,目前你还不能到部队去!”此时已进入1934年5月,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最困难的时期,无论主力红军还是各军区的部队都在堡垒战、阵地战的比拼中不断失利。张云逸明知阎捷三反对堡垒战,怕他到前线后与其他指挥员发生矛盾,再次受处分,劝他说:“与其他同志相比,你还是比较有军事和战斗经验的,到彭杨步校当教员吧!至于上战场打仗嘛,将来有的是机会。”阎捷三理解张云逸的一番苦心,就奉命前往彭杨步校。

为了纪念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工人运动领袖杨殷以及在战场上牺牲的原红3军军长黄公略,1931年秋,原红军学校分为彭杨步兵学校和公略步兵学校。彭杨步兵学校又称第一步兵学校,校址设在瑞金九堡;公略步兵学校也称第二步兵学校,校址设在于都。阎捷三于1934年6月到彭杨步校任军事教员。时任彭杨步校校长的是陈赓同志。彭杨步校教员很多,但真正在红校锻炼培养过的教员只有3个,即刘清明、杨白江和阎捷三,其余大都是前几次反“围剿”时俘虏或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军官,因此他们三个被称为红色教员。阎捷三在红军学校里教过书,学校工作比较熟悉,指挥作战的经验也比较多。学员们看他教学、出操很有水平,还当过团长,是党员教员里级别最高的,都很尊敬他,但他的心情并不舒畅,既为蒙受不白之冤被撤职而怄气,也为独立6团的覆灭而痛悔,更为苏区一天天缩小而揪心。阎捷三认为,自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个团级战地指挥员,靠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实战经验的有机结合。

堡垒战、消耗战使苏区的形势一天天恶化起来。1934年8月,形势急转直下,阎捷三和学校的教员奉命去团部清理和发放物资,催促大家加紧制作棉衣棉被,为突围做准备时,他明显感觉这次和以往大不相同,因为库存的战备物质全分净了。不久,彭杨步校就奉命与公略步校、特科学校、红军大学合并组成红军干部团,共1000余人。长征前夕,又从五军团调来许多人任军事教员。

红军干部团团长由原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陈赓担任,宋任穷任政委,钟纬剑任参谋长。按照原来4所学校的性质,彭杨步校与公略步校合编为3个步兵营。1营和2营培养连、排干部;3营培养连政治指导员。特科学校编为4营,负责培养炮兵、工兵和机枪干部。每个营下辖3个队,一个队也就是一个连。原红军大学编为上级干部队,简称上干队,重点培养团、营干部。4个营和上干队都设有军事、政治和文化教员若干名,阎捷三在2营当军事教员。长征途中,干部团随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行动,归叶剑英同志直接指挥,主要任务是:警卫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同时负责储备、培训部队干部,必要时也参加战斗。(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