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多彩北义城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11-20 09:02作者:黄平顺来源:晋城党史网 北义城镇地处太行腹地,山水清远,人文璀璨。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丹河,孕育了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这方晶莹灵动的土地,被简要概括为:战国文化突出显赫,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山水文化地位独特,传统文化各领风骚。 北义城位于县境东北部,为泽州县北大门,拥有镇域面积73.6平方公里,长晋高速和207国道穿境而过,丹河纵贯其间,给北义城留下了绵亘十余里的美丽河岸线,境内峰峦起伏,村庄依山傍水,公路交织成景,历史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一桥一村一条河,三处国保四座山”之说。多彩的山水酝酿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义城人文景观。 一桥是上城公丹河大桥;一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黄石村;一条河是丹河;三处国保单位为北义城村玉皇庙、坛岭头村岱庙、尹西村东岳庙;四座山分别是莒山、固山、虸台山、寿山。 但凡山清水秀的地方,总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北义城自然也不例外。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和氏璧,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赵国大臣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便用计索回和氏璧,交随从怀藏此璧巧装返回赵国,史称“完璧归赵”。与高平毗邻的坛岭头,古称”全玉岭”,当年,蔺相如赴秦送和氏璧及完壁归赵时,曾途经此岭。 站在全玉岭,但见蜂峦起伏,群山叠翠、村落绵延,如诗如画。隐约可见镇内四座名山逶迤起伏,遥相呼应,苍翠争雄,把古老的丹河封闭在它们的怀抱之中。 在闻名古今的长平之战中,“(秦)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谐长平”,走的就是这条河道。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西晋爱国将领、诗人刘琨出任并州(太原)刺史,经丹河峡谷历尽艰辛到达任所,留下《扶风歌》千古佳作。 横跨丹河的上城公丹河大桥,仿赵州桥建造,是人民公社时期艰苦奋斗的结晶,为北义城第一道壮丽的风景线。这里是丹河流经泽州县时第一道峡口,传为大禹治水所凿。丹河在此湍急而流,形成绝壁兀立,山水幽深,涛声隆隆的自然景观。当你立于桥头凌空鸟瞰,青山如黛,丹水蜿蜒,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绵绵丹河不仅哺育了两岸的代代先民,也孕育了历久弥新的晋商文化。如果穿越岁月时空,把时光的射线投影在明清时期的丹河商道上,你会发现这里藏匿着两处奢华的地主庄园,一处是丹河东的金玉村,一处是丹河湾的环山堂。其规模恢弘,古朴壮观,堪为泽商史上成功的典范。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黄石,地处锦峰绣岭怀抱之中,建于唐代,兴在明清,村内街巷纵横,古宅连片。村中最为显赫的“四大家族”在取得商业成就之后,不遗余力地在村中大兴土木,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清道光年间,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迅速变成了财主庄园。迄今,这个村庄还现存250余幢古院落,占地面积达4公顷,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这些满是沧桑的深宅大院,历经沧桑,气派犹存,像被蒙上岁月尘土的珍珠,洒落在青石铺就的巷弄间,彰显着星火相传的晋商文化,证实着当年的富豪生活。 因丹河水患湮灭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尹寨河环山堂,曾经是富甲一方的祁家庄园,地处丹河湾一片宽阔的平滩上,大兴土木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庄内建有旗杆、牌楼、花园、果园、舞台、书房院、作坊院、药铺院、马房院,还有供家眷族人居住的数十座深宅大院。历史上祁家是一个拥有200多年的商业世家,其生意字号遍布成都至汉口长江两岸商埠,庄内不仅悬挂有清朝大臣曾国藩书写的金字大匾“恩泽普济”,更有大清嘉庆、道光皇帝封赐的诏书碑刻,其官绅名流书写的门楣楹联,褒奖的字匾,颂扬的碑亭则不计其数。环山堂昔日的辉煌,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只有从河岸那片绿色的田园上去遐想它曾经的豪华。 北义城以丹河为载体的水文化,千姿百态,可谓得天独厚。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多神韵,成为北义城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秀美的丹河流过之处,风光楚楚动人,形成众多的风景名胜。沿岸有阱口、三蛟瓮、九江台、后宫、奶奶庵等十余处景点。其间,沿岸村庄各具风采的庙宇、石刻、牌坊、楼台等古迹众多,给山水秀丽的北义城注入 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令每一位亲近者流连忘返。 丹河,像一条“绿丝带”在北义城境内从北向南蜿蜒,生活在丹河河畔的百姓,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沿着丹河下游行走,漫步在镇内十里丹河风景线上,炊烟袅袅,翠林逶迤,村落点缀其间,典型的农耕文化景致尽收眼底。 自古以来,沿河居民靠山而居,傍水而生,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块地域沃土良野,气候温润,山林丰饶,人们借助水源之利,依靠丹径之便,成为宜人聚居,繁衍生息,采集种植,渔猎饲养,创造灿烂文明的地方。 素有华北第一台之称的“九江台”,位于北义城镇河底村蒲水入丹之处,当地俗称“二道河”,汛期来临,丹蒲并涨,两水交融,惊涛骇浪,堪为奇观。丹、蒲两河涛声呼应,呈二龙戏珠之势,九江台如中流砥柱虎踞两水汇合之间。 北义城山水相依,诗情画意,更有点缀其间的古建瑰宝,这些国保工艺精湛,雄浑古雅,闪耀着独特的光辉,展示着无穷的魅力,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仍瑰丽清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义城玉皇庙,坛岭头岱庙,尹西村东岳庙,绿树红墙,梵音缥缈,至今演绎着精妙绝伦、气韵生动的景象,吸引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数百年香火不断,历久不衰。 北义城以山峦为载体的山文化,绰约多姿,可谓魅力独具。许多名山虽不险峻,却声誉远播,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因所蕴涵的主要文化内容不同,而成为不同个性的名山。难怪古人会发出“看山如看画,游山如游史”的由衷之言。在当地,最具口碑的便是莒山、固山、虸台山、寿山四座名山。 巍然耸立于镇西北的莒山,原名金牛山,是古泽州三大名山之首。相传东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莒王奔居龙渠镇(今巴公镇渠头村),慕此山风景秀美,登临游乐,遂更名莒山。莒山方圆百里,翠迭峰峦,景色之奇令人惊叹。山上有赵国上卿蔺相如祠庙、陵墓等古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历来为当地百姓所景仰。莒山脚下传为千古名相蔺相如故里,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将相和在民间耳熟能详。 横亘于镇北部的固山,位于北义城镇西上城公村东,山上有廉颇庙,乃后人为祭祀“战国英灵”所筑,传为廉颇坚壁拒秦之地。据大清《凤台县志》记载:固山,在县东北,因秦攻赵固山故名。长平之战初期,这里是赵国的丹河东岸防线最南端,固山为赵军屯兵驻守阵营的要塞之地。公元前260年, 山上旌旗林立,矛戈闪华,白色的营帐布满在绵延不绝的山丘上,廉颇将军率兵在这里筑起壁垒,坚守两年有余,将对面三十万虎狼之师的秦军拦在丹河西侧。这座在丘陵中孤立崛起的山峦,常年述说着赵军坚壁拒秦的故事,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传说。 蜿蜒起伏的虸台山,又称紫台山,位于北义城镇上城公村西,山上有座庙,为当地百姓纪念李世民而修,俗称“虫王庙”。传李世民闻泽州遭蝗灾到此视察,随手抓住漫天飞舞的蝗虫塞进口中,狠劲咀嚼,以示愤恨,此举竟发生奇特效果,蝗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地百姓感其恩德,尊称他为“虫王爷”。因“虸”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吃庄稼叶的害虫,遂将“紫台山”改为“虸台山”。虸台山是被誉为上党梆子“戏王”之称的梨园巨匠和戏曲大师赵清海的最后演出地,也是一代巨星陨落之地。1939年农历七月初二,德艺双馨的赵清海随戏班在虸台山庙会唱戏,当时他已身染沉疴却硬撑着上台演出,但终因体力不支,悄然倒在了他毕生眷恋的舞台上再没有起来,《忠孝节》成为了他最后一次辉煌的演出和绝唱。 秀色天成的寿山,位于北义城镇河底村南,山形淸秀,草木华茂,绰约多姿。酷似妩媚的处女,亭亭玉立于丹河南岸,把它最为精彩的天然画卷毫不保留地展现在村人的视野面前。这座看似微不足道的山峦,有着不同反响的秀美之处。在地势险峻的悬崖陡坡上,生长着大片我国特有的名贵树种---白皮松。其树姿优美,树干斑驳,风姿秀逸,在方圆众山群中,以风姿神韵,超群出众,当之无愧成为一枝独秀。山上百亩果树,春来姹紫嫣红,秋至瓜果飘香,已列为镇观光采摘基地之一。 北义城,恰如一部历史人文的经典藏书,魅力多彩,其深厚底蕴让人迷恋。明清院落遍布各村,古柏古槐比比皆是,寺院古刹星罗棋布。鲁村古镇的明清街,曾经商铺云集,至今古朴厚重;上城公玉皇庙千年古树白皮松,三人方可合抱,为泽州之最;下城公郭家老宅石墩石雕精美无比,堪称巧夺天工;河底多处石砌古窑,传为赵国抗秦匿养战马遗留;北尹寨千佛碑、古石坡、古寨墙沧桑厚重。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宛若珍珠,璀璨夺目。 北义城,仿佛就是培育民间文化艺术的天然沃土,素有“农民书画之乡”美誉之称。民间文化艺术发展风生水起,书画、剪纸、面塑等在晋城异军突起。河底村的魏法夫,其书法作品浑厚流畅,造型奇特,神采飞扬,潇洒飘逸。尹西村的唐兰兰,艺术剪纸刀法纯熟,格调清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北义城,宛若一坛珍藏年久的美酒,醇馥幽郁,闻之见香,韵味无穷。寿山蔬菜,凭借河岸旷野之沃,菜园星罗棋布,纵横于丹河两岸,青翠欲滴,远近闻名。鲁村小米,带着纯天然、高叶酸、最惊喜的品质走出山岗,香飘全国。南义城红薯,外表紫红,甘甜醇香,携带着红粘土地中特有的芳香,饮誉市场。 北义城,更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丹青水墨画长卷,清新淡雅、宁静自得。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不流淌着神韵飞扬的浑厚,让世人深深沉醉。它闪烁着泽商文化的璀璨,蕴含着田园生活的适静,浮现着风光旖旎的山水,洋溢着淳朴好客的柔情。 青山逶迤,绿水蜿蜒。这是一块寄情山水,寻幽探奇的形胜之地,这是一处书画不绝、艺星闪耀的人文原乡,这是一片生机勃发、激情四射的魅力新镇。 (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