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红烛 倾爱心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12-28 20:15作者:苏金松来源:晋城党史网 ——我做老年大学教务工作的体会 我是一位做了42年教育工作的教师,退休了,本能安度晚年,没想受老干部局聘请,当了老年大学的教务主任,又作了红烛。我是个工作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的人。多年来,我一心一意扑在老年大学身上,工作尽职尽责,和同志们一道努力,将陵川老年大学办得有声有色,学员满意,领导满意,我县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我被评为“全国老年大学先进工作者”。回顾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必须关爱学员 我县老年大学学员300余人,大部分是离退休干部,也有职工、农民。他们多数学历低,但思想觉悟高,有求学热情,能走进老年大学殿堂,心中甭提多高兴啦。我想,要让大家学习生活得更愉快,更舒畅,对老年学员必须心中有深厚感情,尊重大家,将爱心交给学员,充分调动积极性。我告诉你,陵川老年大学300个学员我都知其名。和他们校内校外接触中,谦虚待人,应称呼什么即称呼什么,使他们对我倍感亲切友好,人格受到尊重。老师、学员有病了,有条件一定去看望,没条件看望,学员病好到校也要问候一声。有些老同志年龄很大,他上楼梯时我帮扶一把。我将教材、作业亲交其手中,他们会有感激的目光。这样增添了老年大学的温馨气氛,浓厚了和谐因素,增加了凝聚力,使学员们感到老年大学是他们的乐园,喜上乐上大学。我们大学有16位80岁以上年龄的老学员,高寿者90岁,劝退都不成。还有20对夫妇学员、姊妹学员、姑嫂学员、父子学员,8位副处以上退休干部。我们对这些特殊的学员给照相留念,或表彰。学堂里大家亲如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无穷。我尊重学员,学员尊重我,上级给了我荣誉,大家也感到高兴。我为大家献出了爱心,关系密切了,工作好做了,成绩突出了。 二、必须尽职尽责 要想将老年大学工作搞得颇有声色,作为教务主任,必须直接参与教学,开拓进取,尽职尽责。老年大学不同于大、中、小学校,有规定的教材,有严格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它需要办学者开动思想机器,紧跟时代步伐,将课程安排得既适合老年人所需,又近于形势所求。我经常和校长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教师搞教研,在学员中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先后办了养生、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书画、拳剑、电脑、门球、乒乓球等班级,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学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专业学习。我给教师找教材,给学员印发教材,学员做下的作业和考试试卷,组织评批。每学期都安排一次集体性大型活动,像迎奥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迎接十八大时,举行爱国歌曲演唱会,老有所为成果展出活动,办得都很好。为了积累经验,我将每学期的教学资料和学员考勤情况认真归档,一支假条也不遗漏。学员看到这一切,都为自己成绩得到肯定而努力,都因我的精心工作而认真学习。 三、必须无私奉献 要想做好工作,还必须有无私奉献精神。用现在的话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我愿再作红烛,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炬泪始干”。我抱有共产党员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一节课,绞尽脑汁,为了搞好一项活动,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计划,不漏掉一个细节,在校长、教师、班长、学员中,起着参谋、服务、协调、组织作用。我下决心,要将老年大学办成全省一流的老年大学。为了方便工作,我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在外有照相机纪录下教学过程。大学办学资金短缺,我拿出千元赞助。有人说,你为老年大学付出的太多了。我说,只要广大学员学习生活得愉快,我就愉快;只要大家高兴,我就高兴。我愿意为夕阳添彩,我愿意和老年人同乐。我身上的动力是无私奉献精神在支撑着自己,是老有所为的信念使得我县老年大学办得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课改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