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出太行》一诗诞生于晋城泽州老龙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1-27 16:11作者:王晋川来源:晋城党史网 老龙背俯视丹河及群峰壁立 老龙背平视图 丹河峡谷仰视老龙背山 滚滚的丹河水和峭立的崖壁 1940年四五月份,朱德总司令由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峪出发,经武乡、黎城、平顺、壶关、陵川、晋城、济源等地出太行,到洛阳与卫立煌会谈后返回延安,并在出太行途中创作《出太行》诗一首,诗云: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下面主要说一下这首诗的诞生地。 两种权威观点都指出诞生在泽州 关于朱总《出太行》一诗的诞生地,目前主要有两种权威观点,并且两种观点都指出诞生在泽州。 1、《朱德传》指出在当年的“济源刘坪”(今泽州堆金洼、刘坪)。 由金冲及主编的《朱德传》在叙述《出太行》一诗诞生时,写道:五月四日……当夜十时通过晋庙铺封锁线……凌晨到达马街,第九军一个营在这里迎候。五日抵达河南济源县,夜宿该县刘坪,这里已是太行山的尽头……第二天朱德就要离开这座血战近三年的山脉了。他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赋诗抒怀。那首著名的七绝《出太行》就是这时写的。……五月六日朱德一行离开太行,七日渡过黄河…… 笔者结合史料和实地考察证实,当年的济源刘坪就是今天的泽州山河镇刘坪和堆金洼,当年两地合称刘坪,属于河南济源辖区,朱德路居在今堆金洼村。 2、事件亲历者周文龙撰《周文龙回忆录》指出诞生在“老龙背山”(今泽州县金村镇老龙背山)。 关于朱总司令出太行,在解放军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的《周文龙回忆录》中,给出晋城境内一系列的路线地点:陵川——陵川西河底——泽州白洋泉河——老龙背——晋庙铺——刘坪,其中关于老龙背的定位也非常明确,和今晋城市政区地图上的位置完全一致,这明显比《朱德传》要详细得多。 周文龙回忆清晰的记述:天刚黑朱总司令一行由白洋泉河出发,行军一夜,爬上老龙背山顶天刚蒙蒙亮,部队小憩。天大亮后朱总司令临高望远,被老龙背雄伟山河触发灵感,激情澎湃,即兴赋诗《出太行》。部队在老龙背休息片刻下山,中午宿营晋庙铺镇。 另外还有人认为《出太行》一诗诞生于王屋山,从《朱德传》和《周文龙回忆录》看,两者在朱总司令出太行的路线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是走当年的济源刘坪下山的,这也可从当年济源的当事人赵克良回忆中得到证实,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朱总司令出太行路经王屋山的说法是错误,因此认为《出太行》一诗诞生于王屋山自然是无稽之谈。 《出太行》诞生于老龙背比刘坪更有说服力 原因有四: 1、周文龙是当年事件的亲历者,时任八路军供给部副部长,是朱总司令出太行时随行的最高级别八路军官员,解放后曾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等要职,其亲身记述是第一手资料,自然比金冲及主编的《朱德传》要更有权威性; 2、《朱德传》在“回延安”一节讲述朱总司令出太行,涉及晋城时仅仅点到越过晋庙铺封锁线、国军马街接应、刘坪作诗,并未更多描述,显得有些粗略。而周文龙回忆录在涉及晋城时则更为详细,使我们较清晰的看到泽州境内“朱总司令出太行”的一条线路,并且老龙背的位置也非常明确。 3、周文龙对老龙背记忆的反常让我们确信这儿一定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撇开《出太行》一诗不说,周文龙应该有太多的理由记住泽州白洋泉河和刘坪,因为:从呆的时间长短看,白洋泉河和刘坪是朱总司令出太行在泽州仅有的两个路居地,并且最少都住了一晚,而老龙背只是部队小憩地。 从事件上看,朱总司令在白洋泉河与47军军长李家钰进行了长谈,利用其老乡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的特殊身份,对李家钰做了充分的统战工作,这更能体现朱总司令对抗战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谈话详情周文龙可能不清楚,但事件不可能不知道。 刘坪和堆金洼则是朱总司令一行出太行时冲出日军封锁线的第一站,再有半日即可走出太行,直奔洛阳,目标在望,担忧放松,心情自然不一样。 然而周文龙却对刘坪、白洋泉河这两个本应深刻记录之地一笔带过,单单对老龙背这个小憩之地记的如此深刻,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儿发生了让周文龙认为很重要的事,这和周文龙记述的朱总司令在老龙背山上创作了《出太行》一诗相吻合。 4、老龙背附近的山河地貌比刘坪、堆金洼更吻合《出太行》诗句的描述。 朱总司令出太行诗云: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站在刘坪、堆金洼的山顶极目远望,南太行山群峰逶迤、雄伟壮观!但不会看到“壁立”情景,因为这种景观只有在崖壁峭立的的峡谷中才会有,更不会看到大河流淌。而老龙背则恰好“群峰壁立”和“大河奔腾”都能看到。 我们按照周文龙给出的路线,在泽州县金村镇的南端,很轻易的就能找到老龙背这座海拔900多米的山。它位于丹河西侧绝壁悬崖之上,附近的山峰均略低于它,山脊向西逶迤延伸,微微翘起的天然山头正对东南,俯瞰着它身下峭立挺拔的崖壁、崖壁之上雄伟的群峰和峡谷间曲折徘徊、滚滚南流的丹河…… 综合以上四点理由,笔者认为在关于《出太行》一诗诞生地的不同观点中,周文龙回忆是最详细、最连续、最接近当地山河地貌的记载,因此周文龙回忆最真实。 晋城要打好“朱总司令《出太行》诗作诞生地”这张红色品牌 打好“朱总司令《出太行》诗作诞生地”这张红色品牌,对提升晋城市的红色文化内涵和知名度、促进晋城市的红色旅游、全域旅游及转型跨越发展都有很大意义,为此特建议: 1、迅速邀请国家级朱德研究专家、学者进行高层论证,在更高平台上明确“朱总出太行诗作诞生地”这个红色大品牌; 2、依托老龙背附近优美奇特的丹河峡谷自然风光和现有的景观建设基础,打造“中国红色诗歌展览”这个红色大品牌。 相信通过一系列大举措,朱总司令《出太行》一诗诞生于泽州这段红色历史必将助推晋城的转型跨越大发展。 (责任编辑:韩玉芳) 下一篇邓小平在西交的战斗岁月
文章分类:
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