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峪到延安的王近山将军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1-27 16:28作者:贾世庭来源:晋城党史网 开国中将王近山,1915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又名王文善,他加入革命队伍之时希望自己能够像大山一样坚强,于是把自己名字改为王近山。15岁参加红军,17岁入党,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从营连长到团师长,转战南北,屡建功勋;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385旅769团团长、385旅副政委新编第8旅代旅长、旅政委,386旅旅长,太岳军区2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后任第2野战军三兵团副司令兼12军军长和政委;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兵团副司令员,两次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他身经百战,英勇顽强;他行事果断,作战勇敢,善打恶仗硬仗,有着让敌人害怕的勇猛和执着,疯狂的作战精神,让他得了一个王疯子的绰号,他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将军,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战神,是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原型之一。 1942年5月王近山被任命为386旅旅长时,旅部驻扎在太岳区的岳南腹地沁水县十里乡西峪村,据93岁老人王毅回忆,当时王近山任命的布告张贴在西峪村三官庙的东墙上多时,王近山却迟迟未到任。曾任晋豫联防区司令员的刘忠将军在《从闽西到京西》一书的回忆录中写到:他1942年10月到岳南的西峪村任386旅副政委时,旅部仅有参谋长周希汉和政治部主任张祖谅在主持工作,王近山旅长还在冀南,尚未到任。大约1943年6月前后,王近山才来到西峪旅部,暂未急于插手工作。常在旅部附近的团里村772团驻地和陈康团长出席叙旧,无话不说;和在旅部所在地的西峪村17团团长尤太忠等老战友谈及战事,在下属连队检查指导。 究其原因,386旅原领导成员,彼此间相互信任,感情深厚,配合默契,如“铁统江山”,凝聚力战斗力很强,声震太行,扬威太岳;本来周希汉参谋长应是386旅旅长最为恰当,可因傲气未被提升,此事在周希汉升任第10军军长时得以证实,邓小平政委问周希汉:“你知道当时我为什么没提拔你?”周希汉自我批评的说:“我这个人骄傲啊”。邓小平随口说:“对,我就是要杀杀你的傲气”! 军中无戏言。在不影响大局稳定的情况下,各路首长心知肚明,心有灵犀;彼此退让,相互体谅,王近山和周希汉二人本就惺惺相惜,只好沉默良久,待机转折。师部首长随后统筹布局,巧施良策,令两位战将双双调往延安。 1943年8、9月间,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遥相呼应,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命令胡宗南派重兵围剿我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从各根据地抽调10个团的兵力保卫延安。王近山率领的386旅16团就是其中之一。 《王近山中将传》这样叙述:王近山率772团、16团在东西峪部署战斗,夜袭日军驻长子石哲镇的老虎团,就在此时,通讯员火急火燎对太岳区二分区司令员兼386旅旅长王近山说:“王司令,刘师长的急件”!竟是刘伯承师长的亲信:近山:奉党中央命令,派你带16团赴延安扩编部队,保卫陕甘宁边区,现在日寇正集中重兵在太岳地区扫荡,敌情复杂,形势紧张,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此次西行,你是独立作战,在敌众我寡时变幻很快,而上级又无法及时指导的条件下,必须发挥我军机断行事的优良传统”。军委命令是对他的褒奖,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红色的陕甘宁是他的荣耀,这份量沉甸甸的。 接到命令后,他恨不得马上启程。但日军当时正集结兵力对我太岳区进行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的大扫荡”,一旦横穿碉堡林立的敌占区,跨越同蒲铁路和汾河两道封锁线,遭遇敌统就会陷入孤军无缘的困难而难以应对。所以行前,陈赓特别嘱咐:尽快去延安,途中不要恋战。路上尽量减少战斗,甚至不得战斗。王近山虽然是陈赓爱将,但还是担心这个王疯子要打没有命令的仗。 此时期,16团团部住西峪村店里院。王近山抓紧时机亲自指挥趁敌不备在石哲据点消灭了老虎团后,顺路将驻长子横水附近的16团下属营连,召集回团部所在地,做了许多善后工作,于1943年10月16日,王近山率领16团从西峪出发,经樊村河一带,行军在西渡黄河的路上。 沿途因为日军即将扫荡,根据地外围布满了封锁线,同时护送一批干部及家属转移到大后方,更重要的是16团还要拖家带口,保护大批非战斗人员,很不利索,任务十分棘手。 1943年10月23日 ,王近山带领部队到达洪洞县韩略村,得到情报说有一股日军车队运送物资到前线路过这里。 他们是由华北方面军冈村宁次从各地抽调的100多名军官组成的“战地观战团”,准备赴太岳前线观战,王近山胸有成竹决定不走了。但又思忖着违心于陈赓司令的嘱咐,但又觉得放走这股人数不多的鬼子可惜,干脆瓮中捉鳖打他一仗,在此狠狠教训教训日本人。部队迅速展开部署:侦察、警戒、埋伏……整个晚上,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次日上午,日军13辆汽车旁若无人进入16团埋伏,一声枪响过后,王近山振臂高呼:“跟我来,冲啊”!枪炮声震耳欲聋,不到半个小时,120多个日军军官,除了3人装死从苏堡方向进入霍山逃脱外,其余悉数就歼。观战团成员有“支那派遣步兵学校”的两个中队,其中少将旅团长一名,大佐联队长6名,其余均为中队长以上军官。还有少将旅团长腹部直臣和和日本天皇的侄儿。还有资料表明,此次战斗连同勤务人员共计180余人。王近山见好就收,速战速决,迅速转移,冈村宁次暴跳如雷,纠集3000日军报复,妄图吃掉这支共军,日军援兵追之不急,结果连影子也未找到。前来支援的飞机胡乱扔下几颗炸弹了事。对我太岳根据地的“铁滚扫荡”也被迫停止。 从西峪到延安途中的这次韩略村之战震惊中外,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王近山带领16团到达陕北后,被任命为新四旅旅长。毛泽东闻之大喜,召见了疯子王近山说:“韩略村一仗打得好。打得漂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邓小平称他“一代战将”,对王疯子的诠释是: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王近山却这样说:我是勇敢学习徐向前,谋略学习刘伯承,果断学习邓小平。 解放后,他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顾问等职。1978年5月10日因病于南京逝世。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奋进的2019年正是共和国70华诞,我们怀念这位共和国的奠基人。 (责任编辑:韩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