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五大书记进京赶考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2-17 16:27作者:郑天佑来源:晋城党史网

1949年1月1日,新年第一道曙光到来之际,有两则均出自中国共产党核心领袖毛泽东之手的文字,从太行山下、滹沱河边的小小村庄西柏坡传出。一则是气势如虹的公开檄文,毛泽东在为《人民日报》写的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写道:“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作美女的蛇,虽然他们已经感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中国人民绝不怜惜蛇一样的敌人。”令一则是为谋划周全斗争策略的机密电文,毛泽东致电林彪,要他们通过中共北平地下党市委直接告诉傅作义:“傅氏反共甚久,我方不能不将他和刘峙、白崇禧、阎锡山、胡宗南等一同列为战犯。我们这样一宣布,傅在蒋介石及蒋氏军队里面前的地位立即加强了,傅可借此做文章,表示只有坚决打下去,除此以外再无出路。但在实际上则和我们谈好,里应外合,和平解放北平,或经过不很激烈的战斗解放北平。傅氏立此一大功劳,我们就有理由赦免其战犯罪,并保存其部属。北平城内全系傅系直属部队,均可不缴械,并可允许编为一个军。这两则重要的机密文字,一公开一机密,清晰地记录着在那个元旦节后,中国历史怎样由渐渐变化走向突然变化。1月1日,淮海战役结束;1月15日,天津解放;1月20日,蒋介石“引退”;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朱德在一次会议上兴奋说:“中国局势,在一年内可以完全统一起来。”“这一点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已经估计到,现在则是任何人都可以估计到了。”


领导这一局面变化的中共最高层,由5人组成: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大院,步行几分钟就能够到达彼此的土坯房间。这种比邻而居,随时可以起而议事的传统,在陕北时期就有。五大书记也正是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的,最初顺序是毛、朱、刘、周、任,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上排名为毛、刘、周、朱、任。而此刻摆在五大书记面前的任务,则是如何建立一个新政权。时光荏苒70年后,我们站在西柏坡那些土坯房子之间,遥想那一场伟大变局中的伟大身影,五位性格迥异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一起?为什么能够创造出1乘5大于5的成就?为什么他们能够开创惊天动地的伟业?写就惊神泣鬼的诗篇?


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


当全世界的目光被北平和平解放吸引时,1949年1月31日,五大书记的目光聚焦在一位远方来客身上。一架苏联军用飞机降落在石家庄机场,斯大林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前来和中共中央会谈,同机抵达的只有2名随员和1名警卫。客人乘坐的吉普车在西柏坡的一座小院门前停下,毛泽东迎了上来。早在1947年,毛泽东就想访问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交换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意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计划没能实现。一见面,米高扬就表达了两层意思: 斯大林很关心中国革命,考虑到毛泽东同志不能离开领导岗位和安全因素,派我来听取毛泽东及中共中央的意见。但是,我只带着耳朵听,回去向斯大林汇报,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希望谅解。从2月1日到3日,五大书记与米高扬进行了3次会谈,这是毛泽东首次一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身份同速攻代表面谈。他围绕着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包括新政权、恢复生产和经济、军队、对外政策、解放战争进程、台湾和西藏、民族、党内状况等问题,祥尽而全面。米高扬私下里说:“毛泽东有远大的目光,高明的策略,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周恩来和朱德向米高扬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苏联提供反坦克炮、坦克、炸药及武器生产设备,朱德和任弼时着重讲述了中国工业发展及中苏在此领域合作的问题。此后周恩来与米高扬单独进行了一次会谈,他们主要讨论战后经济建设、交通运输、成立新政府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对外关系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开展与管理。而这些正是周恩来在新中国建立前夕苦心思考和艰难探索的。米高扬非常赏识周恩来,他说:“周恩来将来是新政府很好的总理。” 2月4日,任弼时和米高扬又一次单独谈话,任弼时向客人介绍说:从红军时代起,人民军队就不是单纯为了打仗,而且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建立政权,甚至还要帮助群众搞好生产和建立家务;今后大军南下,还要起到工作队的作用。米高扬不能理解中国1亿青年为什么不能用一个共青团,而要用几个青年组织来联系的问题,任弼时做了详细解释。任弼时还坦率地说,战后发展生产,希望得到苏联帮助。当日米高扬上山游览之际对翻译师哲说,任弼时是一位有涵养、有政治修养、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人,你们党的领导是很坚强的,党内人才济济,这是取得胜利的一个保证。


中共中央阳春三月的重大行动


米高扬在西柏坡逗留了7天。送别斯大林这位使者,中共中央立即为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做准备。战争胜负的大局已定,战场外的许多问题问题提上日程。2月22日,当傅作义和邓宝珊从北平来到西柏坡时,周恩来与他们的谈话重点放在政局上面:“原本准备在解放区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会议,讨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现在北平解放了,就可以在北平召开这样的会议;傅先生你可以参加这样的会议,你既是有党派的,也是有功将领,参加这个会议是有代表性的。


战场内外,党内党外,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定调。3月5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具体分析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由新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和途径,而且特别提出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接下来的几天里,其他4位书记就自己主抓的工作发言。3月6日,朱德主要讲了军队问题,表示军队要有战斗队变为工作队,要搞好国防,要实行征兵制等。3月12日,刘少奇就城市工作发言,城市工作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项不熟悉的新任务,党中央和毛泽东要刘少奇来“注意和研究这个问题”。3月13日,任弼时谈的是实现工业化和党的建设问题重要性。毛泽东说,党的成分,组织教育等等值得好好研究,任弼时同志讲了一篇,要有这样一篇,我基本赞成。同日周恩来做了发言,对金融、交通、工业、城市接收、恢复生产等工作提出了意见。最后毛泽东在总结中说道,新中国中央政府住要人员的配备,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就在七届二中全会新闻公报发表的同一天,3月23日上午,100两大卡车和20辆吉普车整齐的停放在西柏坡的河滩上,这是第四野战军从北平开来迎接中央机关的车队,五大书记以及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即将告别西柏坡,浩浩荡荡向北平进发。


离开西柏坡的头天晚上,毛泽东兴奋得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周恩来对他说,多休息一会儿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留在历史长河中著名的共产党人“赶考对”。


赶考路上还有一些佳话细节。毛泽东同警务人员说笑:“今天又是3月份,为什么老是在3月份咱们有行动呢?你们记得这几次行动的时间吗?你们说说。”警卫排长闫长林说:“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啊。”“去年3月呢?”“去年3月3月21日,由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出发,向华北前进啊!”毛泽东接着说:“今年3月23号与去年3月22好只差一天我们又向北平前进了,三年三次大行动都是在3月份,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国了。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也不搬家了。”大约是历史在巧合,至今每年3月仍然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时刻,由毛泽东等伟人亲手创建的政协人大两会都是在3月召开。


70年前的3月25日清晨,毛泽东等一行人在涿县换乘一列专车,于天亮时分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下午5时许,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分别乘吉普车检阅部队,随后接见了了各界人士1000多人。当天晚上,新华社向全中国、全世界正式发布消息: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毛泽东等人已经胜利抵达北平。

                 

“劳动大学”里的默契分工


五大书记住进了北京西郊的香山。毛泽东住在香山南麓半山腰的双清别墅,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4个人住在北面不远处的来清轩。此时北平仍然潜伏着大批训练有素的国民党特务,伺机制造暗杀和各种破坏活动。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双清别墅住处对外称“劳动大学”。五大书记在此进行了默契的分工,为推进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程,解放全中国,学习和掌握城市管理经验,运筹帷幄,心穷筹策,孜孜不倦的工作着。毛泽东着重处理同国民党反动派的谈判,周恩来是毛泽东在这方面的主要助手。入住香山次日,中共中央通知南京政府:“和平谈判”开始时间为4月1日,周恩来为中共方面的首席代表。这天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南京政府和平谈判代表抵达北平。当天晚上,周恩来严肃质问张治中:“你为什么离开南京以前要到溪口去见蒋介石?”对于蒋介石“引退”以后仍然操纵南京政府,周恩来明确告诉张治中:“这种由蒋介石导演的假和平,我们是不能接受的”!4月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香山会见张治中,同他长谈4个小时,还邀请他共进晚餐。9日,毛泽东又同南京方面的邵力子、章士钊交谈,10日,再同南京方面的黄绍竑、刘斐交谈。毛泽东还以打麻将为例,告诉刘斐要真正谈出和平来。4月13日,周恩来向南京政府代表团正式提交《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是谈判终以南京方面毫无诚意宣告破裂,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立即转向渡江作战。这方面协助毛泽东的主要是朱德。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雄师百万,渡过长江横扫千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5日,毛泽东和朱德联名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布约法八章:一、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二、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三、没收官僚资本;四、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五、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及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所有国民党官员,凡不持枪抵抗者,一律不加俘虏、不加侮辱;六、一切散兵游勇均需投诚报到;七、有准备、有步骤地废除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八、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愿与我全体人民共同遵守此布告,希望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与此同时,刘少奇工作的重心放在指导城市工作中。当时新解放的城市以天津问题最突出。这个华北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市,生产恢复很很慢,4月10日刘少奇抵达天津,一周之内跑遍了棉织厂、造纸厂、电工器材厂、汽车制造厂,又听取了天津市委、军管会、人民政府、工商局、粮食局、外贸局等部门的汇报。情况基本摸清后,刘少奇召集资本家、工人、干部召开座谈会,题出了“劳资两利”的解决办法,恢复了生产,稳住了民族资本家。而任弼时则不幸陷入了病痛之中。4月11日任弼时出席青年团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做1.2万字的长篇报告。这对任弼时来说是超负荷的。讲完第一部分,感到头晕、心悸和气喘,同志们建议由别的同志代为宣读讲稿,任弼时遗憾的接受了这一建议,但他没有退场,直到会议结束。4月18日任弼时当选团中央名誉主席。当天下午,他移住玉泉山休养所,11月赴苏联治病。


“打出一个新中国,这是人心所向”


5月初,在唐山视察的刘少奇接到毛泽东的电话,要他速回北平。原来南京解放后,取得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支持迫在眉睫。中共中央决定组成刘少奇为团长的代表团秘密出访苏联。刘少奇连夜赶回北平进行紧张准备,6月26日抵达苏联,次日即向斯大林提交了一份一万多字的报告,通报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新的政协会议、中央政府、外交问题和中苏关系等问题。一周以后,双方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斯大林称赞“少奇同志的报告写得十分清楚、明确。我们方的人看了,没有问题”,在报告上做了24处批注,其中有14处写下了“对”或“好”。斯大林说:你们同民族资本家合作并且吸收他们参加政府是正确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对的;外交上你们可以先和资本主义国家做买卖,再谈承认问题;中国政府一成立,苏方立即承认你们,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就可以到苏联来。刘少奇访苏取得巨大成功,中苏双方达成了苏联向新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的协议。就在同时,周恩来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新政协的筹备上,他的两件主要事情一是协商新政协的代表名单,二是与代表们起草新政协的《共同纲领》。而此时,宋庆龄还居住在上海。周恩来派邓颖超持毛泽东的亲笔信,成功的说服宋庆龄北上到达北平,8月28日,五大书记除任弼时因病未到以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在前门火车站迎接她。9月7日,新政协另一位特邀代表陈潜先生到达北平,毛泽东快步迎上,陈潜老泪纵横,两人紧紧握手,互致问候,同车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对他的“老上司”说:“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啊!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阴险的美帝国主义存心让蒋介石来吃掉我们,我们是被迫打了四年内战,打出一个新中国,这是人心所向啊!”


经过3个月队伍紧张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致开幕词说:“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人被人侮辱的民族了!”这是百年以来久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第一次可以讲出这样的话,现场欢声雷动经久不息,许多代表热泪盈眶。这次会议共开了九天,确定新中国定都北平,并于9月27日改北平为北京,确定国旗、国徽,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接受新政协《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位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后,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全体委员登上天安门城楼。下午3时,开国大典开始,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冉冉升起,首都30万群众聚会,庆祝新中国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隆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花费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组成的方队威武雄壮的提通过主席台前。傍晚,长安街上花灯齐放,游行群众喜气洋洋,激动地涌向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这一年,毛泽东56岁,刘少奇51岁,周恩来51岁,朱德63岁,任弼时45岁。五大书记和他们的无数战友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艰苦奋斗28年,终于实现了自己青年时代就树立的救亡图存理想,缔造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就是这样的共产党人,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依靠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团结全中国亿万人民大众,付出牺牲无数英雄儿女的巨大代价,经过超乎寻常的艰苦奋斗,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结束了百年以来任人宰割的历史,使得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功迹,彪炳千秋。70年过去了,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不谢奋斗!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