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泉孤堆底:乐享休息日 畅游山水间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6-09 18:37作者:吉书敏来源:晋城党史网 位于阳城县西南方向30公里的风山岭脚下,坐落着一个神奇而又古老的村庄—坪泉村,这里山高林密,景色迷人,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五月的一个休息日,约了好友一同前往,来了场潇洒自由说走就走的旅行。 坪泉村东西长,南北窄,住着40多户人家。在村背面的石崖上有个直径约三、四米,深约百米的山洞,洞口看上去像人工开凿的窑洞,故而坪泉村原名叫石窑村,后来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阳城县委、县政府曾驻于此地,将原来的石窑村改名为坪泉村。我们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别致的庭院,古色古香的房屋,依山傍水的古树。缓步眺望,村周围奇峰异岭,古树参天,溪水淙淙,鸟语花香,田野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飘荡,掀起阵阵波浪,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小鸟在树间来回跳动,空灵婉转的啼声,非常惹人喜爱,好像在招呼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路边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乐得嗡嗡叫的蜜蜂也忙着采收花蜜,好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村边吸引视线的一棵古槐树长出了新芽,仿佛在诉说着古村落的沧桑巨变。村西头有一座龙王庙,村民说,这座龙王庙是保佑村里风调雨顺的。从庙右侧两条石龙嘴里喷涌而出的甘泉汇成一条由西向东缓缓流淌的小河,好似一条透明的蓝飘带,将村庄分为南北两部分,一座小桥横跨在溪水上,贯通了南北两半村庄,悠悠流淌的碧水从桥下穿过,透过清明如玉的河水可以看到河底的蝌蚪、小虾,河中一群群色彩斑斓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清澈的水里,一会儿钻出水面,一会儿沉入水底,嬉戏玩闹,悠游自在,好不欢乐,阳光射到鱼鳞上,闪闪发亮,犹如一条条发光的彩带在水中飘荡,一位好友将一包鱼食投入水中,小鱼们闻到香味,马上浮出水面,你争我抢的吃起来。河中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娇艳欲滴,婀娜多姿,鱼戏莲叶间,蜓落荷叶上,微风吹过,荷叶摇曳多姿,送来阵阵醉人的荷香,好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独特美景。村边一位老农正在挥动着木棒地不停地敲打晒干了的油菜籽杆,黑亮亮黄灿灿的油菜籽争先恐后地蹦跳出来,有节奏的敲打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一位大姐抱着孙子、哼着乡村小调悠闲自在地走在街上,给祥和宁静的村庄带来了少许生机。古院大门口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大爷,不知是仙人还是凡人,正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这些外来之客,热情而友好。清风吹来,村庄边飘来的泥土清香和花草树木的芳香,沁人心脾,格外舒畅。此时此刻,我们呼吸着山野间清爽湿润的富氧空气,整颗心都得到了荡涤,完全融入了自然的朴实无华与幽静清美之中,紧绷的身心得到了不少的缓冲和放松,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 古树枝头鸟儿欢,幽谷神泉仙鹤观。 屋后山坡晨鸡舞,密林深处山彘酣。 麻娄山上画眉啭,洋槐树下杜鹃喧。 溪水潺潺鱼儿跃,树木青青空气鲜。 莫道农家鸟作伴,美景如画忘思还。 此山此水,此情此景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吗?
更为神奇是小溪自村西头流到到村东头就不见了踪影,据村民介绍,这条小溪就是为本村人服务的,村有多长,溪水就流多长,村至溪尽,若不是亲眼所见,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呢。行走在小溪旁,偶遇一位老者,他给我们讲了几个更为神奇的故事。相传在古代,天旱无雨,农夫内心如汤煮,有一天龙王正好路过此地,看到村民焦虑不安又淳朴善良,龙王大发慈悲,喊大家:“接水了,接水了!”聪明的村民们应声道:“来接了,来接了!”于是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形成了一条由西向东流淌的小河。下游村的村民听到龙王的喊叫声时,漫不经心的说:“水流下来我们再接吧,难道它能飞过去。”龙王此时手执龙杖就地一指,水就钻入地下绕过了这个村庄,一直到了出水村才流出来。外村人听说这里的泉水非常甘甜,纷纷拿着桶来挑水,但等他们走到泉边时,泉里就没有水了,他们不甘心,后面又来了几次都是没水,而本村人来挑水时,泉水却是满满的,这时候他们终于明白,这里的泉水也会认人,而且只认识本村人。老者接着说,即便是本村人也得虔诚,才能吃上水,从前本村有一家人生了孩子,他在自己家周围及所去的地方的路上都压了纸条,却忘记在泉边压纸条,等他去挑水时却怎么也打不上水,后来他在家做了祈祷又很虔诚地去泉边压了纸条才打上水。老人说,这里神奇故事还很多,以后给你们慢慢介绍吧。当然,这些神奇故事只不过是美丽的传说吧了。走进一个农户家里,本想讨杯水喝,但好客的村民让我们坐下来歇歇,攀谈中,他介绍说,我们这里虽然偏远,但早些年路就修通了,也能上网,外面的世界都能了解到,我们这里的村民农忙时收种庄稼,农闲时上山采药,年轻人也有外出打工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这全靠党的政策好啊。随着西头公路完善,与太行一号线路接通后,这里的交通更方便,到时候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来参观、来游玩。 在村民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抗日民主政府坪泉纪念馆。在1942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阳城县委在坪泉重新组建成立后,恢复了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党对抗日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县政权机构,制定了全县开展敌后抗日工作的大政方针,开办支前工厂,组织抗日团体,壮大抗日队伍,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参观结束后,大家被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随后我们又驱车前往孤堆底,参观了孙文龙纪念馆。这已经是好多次来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了,次次都被孙书记的事迹感动着,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孙文龙的一生,作风过硬,务实求真,敢想敢干,致富百姓,他思想超前,勤政廉政,知难而上,大胆创新,走一处、变一处,干一处、红一处,精神闻名中外,受到周总理的赞扬。做官要像孙书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人要学孙文龙,品格高贵,敢为人先,民族气节,万民敬仰。 纪念馆出来后,看到一拨又一拨人拥向一片树林,出于好奇,我们也跟着前往,远远就听到树林里传来脚步声、嬉戏打闹声,寻声而去,诺大一片树林里好多树上挂满红色的、黄色的、青色的果子,像珍珠,像玛瑙,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树冠中不时冒出俊男靓女灿烂的笑脸。树下人影窜动,帅哥美女提着一袋或半袋像红宝石一样的果子,穿梭在树隙间,原来这是一片樱桃树林啊,好多人都在摘樱桃果子,看这树龄至少要在十年以上吧。年轻人打扮时髦,穿着靓丽,有的踩着凳子,有的趴在梯子上,有的爬在树上,采摘树顶又红又大的果子,年纪大的,心宽体胖的只能望树兴叹,采摘下面的小果子。我急忙摘了一颗放在嘴里,甜丝丝的,好吃极了,看到朋友们吃着樱桃,脸上绽放出一朵朵花来,我的嘴角不禁浮起一丝丝笑意。摘果子的、照相的、嬉闹玩耍的、评果论味的、挖野菜的,人树合一,浑然一体,动静结合,如痴如醉,其乐融融,加上高音喇叭里时断时续播放的驱除鸟的音乐,形成了一道靓丽而又独特的景观。摘着果子,心里想的却是年轻真好,年轻是财富,年轻是资本,年轻就是世界。改革开放魅力无限,和谐中国精彩有约,祖国,您让我们挺起腰杆,我们为您添砖加瓦。春夏秋冬,花开花落,青春容颜,渐渐消失,乘着我们现在还不算太老,尽情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莫等到步履蹒跚悔之晚矣。虽不能时常尽心于山水之美,却能偶尔领略自然之情,这也很满足。有道是,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而说走就走的旅行才是对生活最好的慰藉。读书是灵魂的旅游,旅游是身心的读书,其实在走路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植物,人与动物之间的融合,也是换一种方式学习,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畅游山野间不觉时间流逝之快,走出樱桃树林时已是夕阳渐渐西沉,大家在照完最后几张照片作为此次旅游的见证后,伴着落日的余辉,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悦的心情,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坐在车上,闭目沉思,感慨万千: 坪泉景色风光奇,湖光山色花草异。 建厂组团树红旗,抗战军民齐杀敌。 文龙事迹令人泣,人民永远把他记。 党的政策永惠民,山村百姓尽欢喜。 东风浩荡新时期,九州定会更富丽。 (责任编辑:韩玉芳)
文章分类:
党史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