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田友义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8-07 14:18作者:田春玲来源:晋城党史网

田友义,1921年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张峰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民兵队长、区武委会主任、县委青委副书记,县各代会副主席、团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太原重型机械厂机械处党总支书记,太原市内燃机厂党委书记等职。1984年离休,1985年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司(地)局级政治生活待遇,1998年8月15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IMG_20200807_140332.jpg


田友义是太岳区杀敌英雄,1942年沁水(西)县抗日县政府成立,田友义任二区吕村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他带领民兵埋地雷、打游击,发动群众空室清野,安全转移,粉碎日军扫荡,1943年7月,吕村归属士敏县管辖,这年冬,士敏县将全县6个区划为若干小区,以小区组织野战联队,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田友义所在的五区,组织了5个民兵连,他任石室小区野战连连长,经常带领民兵到县河的南坡庄、董家山、不落平一代打游击,迫使盘距沁水城的日伪军不敢轻易出城烧、杀、抢粮,1943年秋反扫荡结束后,士敏县在第五区孔必村召开庆功大会,对田友义等五区民兵的战绩予以表彰。


解放战争时期,田友义民兵连先后参加上党、同浦、豫北、晋南、豫鄂陕、临汾等重大战役,在历次战役中屡建奇功,田友义被太岳武总评为“杀敌英雄”,他所带的连队被誉为“田友义民兵连”光荣称号。


1945年5月 ,田友义调任士敏县第五区武委会指导员,10月中旬,上党战役第三阶段,追歼逃敌在士敏县进行,田友义带领吕村民兵12人,在王必禁林山设伏,准备伏击从桃川战场溃逃出来西逃的敌人,下午5时许溃敌向禁林山下的沁河边窜来,这时田友义他们追到河边,眼看敌人要西渡逃跑,田友义不顾敌众我寡,“打”一声令下,12个民兵猛烈向敌人开火,一些敌人被当场击毙,一些敌人被沁河冲走,多数敌人吓得缴枪投降。当天共打死打伤敌人30余人,生俘敌人103人,缴获重机枪一挺(赠给七七二团)轻机枪三挺,六0炮一门,枪支弹药不计其数,战斗结束后,太岳武总通令嘉奖,奖给田友义手枪一支,边区币1000元。


1945年11月,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向解放区进攻。我军进行自卫反击,发动了同蒲战役,士敏县派一个营参加,田友义连随营前往,活动于襄汾、邓庄,曲村等地,曾两次破击同蒲路,数次割断电话线,反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后为执行《停战协定》于1946年2月返县。


1946年3月,田友义奉命带领士敏五区一个民兵连远征豫北孟县,归属太岳第四军分区席丙午指挥,主要任务是阻击黄河以南之敌进犯解放区,围剿地方土匪,保护新区政府和人民安全,他们活动于梧桐、花高、田氏等地,在剿匪中活捉土匪头子2名,恶霸1名,经当地政府批准进行处决,在寨圪塔活动时还缴获步枪33支,胜利完成任务后返县。


1946年10月士敏县按上级命令调田友义民兵连两次远征豫北济源县,在济源田友义指挥民兵进行大小战斗25次。两次袭入坡头镇东寨村,一次袭入济源城,一次据守隆台山,埋地雷、石雷400余颗,开展地雷战,杀伤敌人60余人,田友义一连16人受伤,太岳武总授予田友义“爆炸英雄”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1947年3月,士敏县调两个民兵营赴晋南参战,田友义民兵连参加,战役指挥部抽调田友义民兵连到永济县,一方面把守凤陵渡渡口,严防黄河南岸敌人偷袭,另一方面进行剿匪,保卫政权。田友义民兵连在永乐镇抓住两名黄河南北联系的国民党特务,挫败了敌人暴动的阴谋。在北石缴获敌人埋藏的步枪64支,手榴弹200多枚。按党中央小河村会议精神,晋南战役结束,永济县政府为感谢他们,给田友义民兵连每人一套新军装,6月底他们凯旋而归。


1947年7月,解放战争实行战略反攻,田友义民兵连奉命随陈谢大军南下。他们连的主要任务是押送,看管战俘,8月19日,田友义民兵连在阳城土岭村教导队接收了在晋南战役中俘虏的900多名战俘,送过黄河后,补充第4纵队第10旅,8月24日,过了黄河后又在新安县接受了997名战俘,战俘总人数达到了2000多名,在新安县苍头镇,一些战俘起哄,田友义命令开枪打伤两名逃跑的战俘,战俘们才平静下来。当晚12时,敌人将苍头镇包围,田友义当即命令,一个排加强对俘虏进行看管,其余三个排对敌人进行反击,经过一场激战,击退了敌人,保住了战俘,10月10日,顺利把战俘交给了第10旅,返回时又接受护送一个炮兵连,一个休养连往黄河以北的任务,胜利回到了太岳区。士敏县专门在端氏镇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士敏县代表太岳区授予田友义“杀敌英雄“称号,授予田友义民兵连“远征旗帜”锦旗一面。


1948年,士敏县和沁水(西)县合并恢复沁水县建制。5月27日,临汾解放后,正规部队要参加晋中战役,太岳武总命令沁水县115团三个营12个连赴临汾担任城防任务,田友义任第一营营长,驻临汾鼓楼底北街,主要任务是维护城防治安,保卫人民政权,严防敌特破坏,看守战利物资,历时两个月,胜利完成任务。


1948年8月,组织选派田友义赴北京中央团校学习一年,回来后任沁水县第一任团县委书记。1952年“三反五反”后又奉调到太原重型机械厂工作。1962年带着全家返回沁水,当时他的行政级别和县委书记一样是14级,没人比他的级别高,但他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安排职务,而是在三个公社任过书记,两个局任过局长。1979年第二次调回太原任太原市内燃机厂党委书记,他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要职务,仍是兢兢业业为党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田友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不计名、不计利、甘做人民公仆的优秀品德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他的英雄事迹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