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成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植的精神源泉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4-03 17:01作者:周海鹏来源:晋城党史网

摘要:本文从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红色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如何小学教育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向读者阐述如何运用红色文化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关键词: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 小学生 小学教育

建党100周年.jpg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发展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先进文化,对于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植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引领与道德育人作用,让红色文化成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植的精神源泉,对于落实小学德育、促进立德树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峥嵘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岁月,在这路途中,我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指引着中国经济、社会、教育等的不断发展,并创造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理论,而红色文化就是在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产生的。红色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之中,在革命岁月中不断淬炼,在建国征程中不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不断生根发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蓬勃壮大。

红色文化中的人民性、民族性、先进性等特征,是伟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缩影,其生命力是强大的,其精髓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断鼓舞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与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红色文化犹如一道耀眼璀璨的光芒,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朝着胜利迈进,是能够让中国人民永葆初心、接续向前的精神沃土。


二、红色文化对于小学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为初等教育的一环,小学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是基础且重要的。新课改中所推行的素质教育,将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再一次提到首位,树人先立德,无德不成人,思想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更为重要。而只将小学思想教育归于一周一到两次的思想品德课显然是不够的,思想教育要贯穿教育始终,要让思想教育灌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育之中,让思想教育不流于形式,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断滋养小学生心中的思想道德幼苗。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具有正能量、值得我们不断发扬传承的优秀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植的精神源泉,利用好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传统、基因发扬壮大,对于将小学生培养成为未来肩抗复兴大任的时代生力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红色文化是开展小学德育中爱国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资源

战乱年代,中国的主权、领土一步步遭受列强蚕食,在前仆后继的爱国人士的救国步履中,中国共产党,一个新兴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侵略者、捍卫主权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在内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思想政治功能,是由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政治价值所决定的,是足以在小学德育中占领重要地位的。

(2)红色文化在塑造社会主流思想氛围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小学德育的巩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中所渗透的红色文化价值精神,如果想让孩子们将其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就需要借助社会文化的建设。社会红色文化一般是以革命旧址、历史纪念馆为依托来建设的,对于这些资源的参观运用,可以使小学生进一步加深红色文化的理解,让红色文化不止于入耳,进而入脑入心,不仅巩固了课堂上的德育成果,而且可以使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一举多得。

(3)红色文化对于小学生从小培养拥党爱国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培养小学生主旋律思想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红色文化这一优势资源的历史特殊性,决定了运用它来加强小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的必要性。


三、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1)运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教育资源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普通中小学,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当中。”这为我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前行方向。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红色教育资源,穿插于各年级的识字教学、诵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巧用善用书中的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将德育落实到教学的每一处每一角。

(2)将环境建设与小学红色文化教育紧密结合

环境教育是小学生整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文化建设的主体方向性,在某一程度上,主导着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应重视红色文化元素的设计运用,让红色文化穿插在小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例如宣传栏、文化角等的建设。另外,学校可以加强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如红歌合唱比赛、红色阅读周、红色创意周等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落于实处。

在社会环境建设中,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革命旧址、历史纪念馆的红色文化建设,并不定期组织志愿巡讲,让小学生在社会红色主流思想中不断成长发展。

(3)加强家庭红色文化教育指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有时会直接影响教育成果。学校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让家长知晓红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定期为家长举行家庭红色教育的培训会,将红色文化专业知识传授给家长,并对家长的家庭红色文化教育予以针对性指导,保证家庭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道明的,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更应审慎重视。而作为中国主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红色文化,应是主导小学教育、小学德育的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植的精神源泉,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韦海.让红色文化成为以德树人的文化底色[J].人民论坛,2019(11):136-137.

[2]张楠楠.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及传承路径[J].今古文创,2021(13):119-120.

[3]蓝贤发.用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J].人民论坛,2021(Z1):150-152.

[4]洛阳市天津路小学   王盼军.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N]. 西藏日报(汉),2021-03-25(005).

[5]巩宁. 红色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韩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