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人民作家——赵树理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2 00:00

赵树理(1906─1970) 字齐民,沁水潘庄尉迟村人。1925年夏,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开始接触“五四”以来新文化,读了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等小册子。第一次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赵树理积极参加长治四师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讲演、贴标语……被选为全校十名学生代表之一。1927年春,经常文郁、王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沁水县最早的共产党员。1928年春,长治四师党组织遭到破坏。常文郁等党员同学相继被捕,王春约赵树理离校,先后到安泽、阳城、沁水和河南济源一带,行医为生,隐蔽活动。1937年芦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进一步激发起赵树理爱国、革命的热情,他在长治参加了“牺盟会”积极投入抗战的洪流。这年冬,在阳城经要崇德和桂承志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阳城牺公联委公公道团团长、八区区长等职。1942年1月16日,赵树理参加了129师政治部与中共晋翼豫区党委联合召开的文化人座谈会。在会上赵树理讲了革命文艺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年底,即调北方局党校研究室,专门从事通俗文艺的编创工作。这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1943年5月赵树理写成《小二黑结婚》,立即受到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彭德怀同志亲自为其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很快被农村剧团改编演出。这是毛泽东“讲话”发表后在甸新文学史一一刻画成里程碑性的作品。同年秋调会北新华书店任编辑。相继写出《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地板》、《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催粮差》、《福贵》、《刘二与王继圣》、《小经理》、《传家宝》、 《田寡妇看瓜》等。 从各个角主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1946年6月,晋翼鲁豫边区文协分会和文联成立,赵树理当选为常务理事。8月9日,郭沫若发表评论,盛赞《李有才板话》。接着周杨、 茅盾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纷纷发表文章,高度评价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成就,指出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至此,赵树理成为誉满中外的作家。赵树理创作大众文艺的卓越成果,赢得了党和人民的爱戴。1949年9月, 他以文艺家代表身份光荣地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 日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9月,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并分别当选为第一、二、 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一、二、三届全国文代会上,他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1949年10月,他发起组织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并任主席。创办并主编《说说唱唱》。1950年1月, 出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曲艺处长。1956年9月, 在中共八大作《供应群众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的报告。在创作上,赵树理继续坚持大众化的方向,创作和改编出一批又一批通俗作品,1950年,他改编田间长诗《赶车传》为长篇鼓词《石不烂赶车》。1953年创作小调《王家坡》。1956年写出秧歌剧本《开渠》。《登记》曾被秦腔、豫剧、评剧等全国许多剧种和剧团改编为剧本《罗汉钱》,广为出版和上演。1955年出版了《三里湾》。这是全国反映农业合作化的第一部优秀长篇。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内出现了“左”的倾向, 赵树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发表了短篇《老定额》,并作《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附信寄给《红旗》杂志。此后三年,他相继写出《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张来兴》等歌颂务实精神的优秀作品。1961年8 月,赵树理参加作协党组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大连会议重新肯定了赵树理,并被誉为是农村题材的“铁笔”、“圣物”。 1965年2月,调山西文联工作,举家迁回太原。3月,任晋城县委副书记, 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19 66年8月9日,《山西日报》发表大版文章, 开始揭批赵树理。中旬,同晋城押送长治被隔离审查“交代问题”。此后岁月,赵树理完全失去了自由,遭到残酷的迫害和折磨。多次批斗中他被打断肋骨,“扫地出门”,关进“牛棚”。1970年9月17日,赵树理被揪到太原湖滨会堂“批斗”, 当场晕厥。9月2 3日晨,这位杰出的人民作家含冤逝世。1978年10月17日,党和人民为他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