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武安抗战老兵赵德昌故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5-31 15:01作者:赵升旗 李俊杰来源:晋城党史网 沁水武安,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藏龙卧虎之所。 数千年以来,在这里形成一种忠孝文化。无论文化有多高,有多大,有多复杂和有多少技能,最终评判的标准,不是钱和物资,而是忠孝本身。“忠”与“孝”成为地方文化的价值趋向。汉代,郑玄说:“忠孝道著,乃能扬荣亲。”司马迁说“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按照老百姓的标准衡量这个问题,首先是忠于国家,孝于父母。对一个人来讲,不忠不孝就是不上字数之人,不值得一提。唯有忠孝之人才是人们可亲可敬的民族之尊荣。 在武安村,忠孝两全之人大有人在,不计其数。本文所追述的故事,仅为抗战老兵赵德昌之一,不可能面面具到,个个列之。读此文者,敬请谅解。赵德昌获得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足以胜似一切。 一、武安村赵氏族人之忠 要提起武安村赵氏之忠的话题,首先从中华民国谈起。在抗日战争年代,武安村赵氏,在老村长赵德润、赵之鑫党支部书记、赵广宏支部组织委员等同志的积极支持下,武安村赵氏以民族危难为其任,在共产党八路军的号召下,纷纷参军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为新中国建功立业成为美谈。 赵德昌 在“德”字辈中涌现出赵德润、赵德昌、赵德忠、赵德胜、赵德厚等;“广”字辈涌现出的赵广宏、赵广荣、赵广祥(杀敌英雄)、赵广荣;“之”字辈涌现出有赵之鑫、赵之铣(烈士)、赵之钲;“树”字辈中涌现出有赵树理(人民作家)、赵树元、赵树业等,参加革命者多达数十人。最出名的有8人,他们是赵树理、赵德润、赵之鑫、赵广宏、赵广祥、赵广荣、赵文秀、赵玉屏(女)。另外,从抗战到改革开放时期,多为赵氏族人担任村长、书记,为政期间长,也是历史上武安最为灿烂辉煌的黄金时期。 1927年4月7日,赵树理经常文郁、王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系沁水县历史上第一名共产党员。1938年5月初,在赵之鑫、赵广宏等人的努力下,八路军115师344旅工作民运团开天壁地在武安建立沁水县第一个民运团基层党支部。赵广祥参加八路军沁河中队,在数次战斗中连杀日本鬼子十多人,被士敏县授予“杀敌英雄”。1972年,赵国贤担任村长、党支部书记后,为改革开放农民致富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被山西省政府、省委授予“改革先锋”“致富标兵”“有功之臣”“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充分显示出武安老区人民的革命本色。 笔者记述的这段历史故事,不是故意渲染其政治色彩,也绝非贬损他人,这些人都是真人真事,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回避的事物,故此为引。 二、赵德昌英雄模范之典 赵德昌(1914—1981),中共党员,山西沁水县武安村“四甲屋人”,享年67岁。1940年1月,26岁时,参加八路军386旅772团2营4连战士,1948年1月,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军37师特务连侦察员,1948年1月,任特务连侦察班长,1951年4月,任特务连侦察副排长、排长,1951年6月,任特务连副连长,1952年11月任连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在1945年7月山西崮南战斗,1948年11月徐州歼灭战,1949年4月江西小孤战斗中立有战功。 获得独立自主勋章(036107号),沈奖字第136号;1956年11月23日颁授解放勋章(69064号)。在战斗多次负伤,身体欠佳,得上了肺结核病。于1957年,转业到辽宁省本溪县林产工业公司任经理,离休老干部,工资级别十九级。 赵德昌,兄弟姐妹七人。大哥叫赵发昌,德昌侄儿赵国贤长大后,在1972年代当了武安村村长、支部书记,为改革开放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做出贡献。 赵德昌生来聪明伶俐,读过高小四年级文化。人高马大,身体素质好,擅长格斗。经过个人努力,组织培养,由一名普通战士晋升为特务连侦察员,后又提升为健康八团三营十一连特务连连长。 三、初次参加高平老马岭战斗 1941年春夏之交,赵德昌已经当了一年兵,由于身体素质好,人高马大,又十分机警,被386旅772团二营营长蒲大义看中,从勤务连调到二营特务连当了一名侦察员,后又当了侦察班长。在部队特务连的活不是那么好干的,在老兵中有评价,不紧不慢,吃喝拉撒后勤兵,任务吃紧要命的兵数特务营。当特务兵,对他来讲既是一个压力,也是一次挑战。连长交给他一个很艰险的任务,带一班到高平老马岭侦察敌情,绘图制出日军据点火力分部图。赵德昌带着特务连三班战士,在夜间摸索到老马岭核心点上,分向布点侦察,尽努力让战友们采集到准确的作战数据。任务完成后,凯旋而归,连长表扬了他干得不错。 一周后,赵德昌与连长带着侦察员来到老马岭日军据点,发现日军没有什么大变化。及时向浦大义营长汇报,在三营的配合下,伏击了日军据点,打死日军20多人,缴获重机枪3挺,步枪15支,手枪6支,军刀5把。浦营长在伏击日军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夸奖了赵德昌同志机智勇敢的事迹。从此以后,赵班长成为二营特务连的“好班长”。 1942年3月,根据边长安排,赵德昌又配合沁水县公安队马炎队长夜工袭庞庄庙蒲村日军维持会时,俘虏高平关日伪警备队副队长陈治国,陈治国民愤不大,认罪较好,兵工技术好,会造枪支弹药。经教育后,参加了386旅部队,在八路军兵工厂从事枪支制造。 四、陪邓小平南下视察中条山 太行山南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基地和码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多次派兵进攻太南地区。国民党蒋介石、阎锡山发现八路军在此据守这块风水宝地,生怕将来难于控制八路军,对国民党产生重大影响。于是,蒋介石在1939年1月25日至28日,召开国民党中央第五次五中全会上决定,出台“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阎锡山在秋林会议上部署军事力量向八路军、牺盟会、革命进步人士发动事迹,不断制造反革命摩擦。逼迫八路军、牺盟会退出太南、太岳地区,撤到长治、平顺以北地区。 1939年6月6日,杨虎城老部队西北第69军与日军孤军作战失利,第177师陈硕儒师长率部800名壮士跳崖投黄河而死。1941年5月25日,20多万国民党军主力部队中条山战役失守溃败,4.2万人战死,2万人投降,3.5万人被俘。日军死亡人数673人,伤者2292人。国民党第98军军长武士敏在太岳部队的掩护下才存活下来,转移到十里乡留守沁水。晋豫边、中条山地区落入日军之手,日伪军、国民党、土匪等纷纷建立政府,仅沁水一县蒋介石、阎锡山政权组织多达五个县政府,日伪组织林立,中条山政治局势异常复杂多变,日军大量主力师团驻扎中条山一带,构筑200多个碉堡据点,占据太行山南部地区。这是蒋介石、阎锡山“弄谋”以来,逼迫八路军、牺盟会于1940年3月15日,退出太南部地区防御作战的一次大惨败,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1942年3月中旬,为加强和重新开辟太南及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八路军129师邓小平政委审时度势,把握战机,专程来到太岳区视察工作。在陈赓司令员、薄一波、王新亭等人的陪同下,从沁源县闫寨出发,经安泽县石槽等地,进驻沁水县十里乡东西峪村386旅旅部,太岳南进支队,在这里召开营经上干部会议,部署浮翼战役作战方案。连长又召开排班长会议传达作战命令。浮山翼城战役后,特务连跟随蒲大义营长南下阳城等地,陪同邓小平政委视察中条山。由于任务特殊,保卫级别高。临出发之前,营长召集参加人员,亲自在院内一个挨一个,握住战士的手,逐一千叮咛万嘱咐,保护好首长安全,比打1万个日本鬼子还重要。并说这是抗战以来,二营执行保卫首长级别最高、任务最艰巨的一次。日军特务下大本钱,刺探刺杀,悬赏捉拿邓小平政委,刘伯承师长特别安排陈赓司令员,务必做安全保卫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另外,又逐一对每个人所使用武器装备进行检查,检验枪支有效性,每人加发5发子弹,要求轻装上阵,路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疾眼快,听从指挥,禁止喧哗。如果遇到战斗情形,不惜生命为代价,全力保卫邓政委安全,直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我们都要保证首长的绝对安全,每个同志必须向党支部宣誓,作出承诺。 赵德昌心中暗想,这次执行保卫邓小平政委的任务,看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需要处处小心。战时就是命令,打死1万个日本鬼子都不如一个邓小平政委,可见这次南下的任务有多么艰巨。在路上营长还安排,吃东西特别小心,少吃多带食物备荒,保持充分强壮的体力,不能吃坏肚子,关键时刻泡汤。赵德昌从此记住了战争与战备的关键所在,懂得如何保持警惕和强壮的身体素质与随时随地作战重要性。最后,跟随蒲大义营长圆满完成任务了这次保卫任务。一路虽然危险时时发生,危难处处存在,担任这次警卫任务的二营四连战士,个个都是神枪手,密切配合能够排除艰险打通关键,保证邓首长安全顺利通过。 4月底,进入沁水高平交界地带的杏林村视察工作,在中共太岳二地委召开消灭红枪会反动势力会议。 5月,可能是日军截获什么军事情报,对中条山进行大“扫荡”,情况十分危急。邓小平先后在阳城枪杆村、上河村等地召开地方干部工作会议,与地方干部进行谈话等,从阳城析城山一带转移到沁水下川一带的大山里避险,特务连战士始终如一,清扫会议周边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在过一个东西哄哄关口时,遇到日军追击,与日军进行激战。当时有八路军386旅17团4连与我们部队特务4连突围,牺牲了十几个战士。最后部队突围胜利,我们班好几个战士挂彩负伤。 大致在6月份,太岳军区南进支队在周希汉支队长、聂真政委的部署下,开始歼灭红枪会组织。红枪会也称“无极道”、“联防自卫团”组织。1937年由阳城县转入沁水,在国民党武装特务组织“华北战地督导团”的指挥下,1942年1月间,沁水潘元盛(郑庄透风腰村人)继任总道长、任板同(郑庄湾则村人)为副总道长(正副团长),在高平、长子、沁水三县交界处的仙翁山一带秘密发展团丁。红枪会用迷信手段和政治手段欺骗群众,诱惑群众,受骗上当者人很多。很快发展到郎壁、郑庄、郭壁等军事要冲地区,成为当地的一大势力。仅武安村14岁以上的入会群众过百,郎壁、北郎、南郎等村庄入会者更多,开始聚众闹事,公开叫板八路军和沁水政府,冲入政府打砸抢杀害革命干部。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派2营4连干部配合士敏县政府进驻武安了解情况,与红枪会负责人谈判协商,引起嘉峰红枪会头子的不满,便带人闯进武安制造血案,打死村民裴玉秀、李铁、刘小通等,打伤群众若干人。 周希汉支队长命令772团在沁水进行打击行动,二营特务连成为阻击反动势力郎壁、郭壁、武安、嘉峰地区的先头部队,在此进行许多次战斗。蒲大义营长下令特务连负责攻打郭壁、武安红枪会。连长又下令让一排排长率队与赵德昌同志等两个班攻打郎壁。赵德昌对此特别高兴,没有想到在老家家门口,荷枪实弹与反动派红枪会进行一次较量。赵德昌副班长为当地人,首先对地形地貌十分熟知,不用向导,直接与排长带特务连战士发起对红枪会顽固不化分子的反击。出征前连长再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和出击要点,速战速决,不许恋战,久战无功而退,则是打了败仗,暴露了目标。赵德昌是一名副班长,排长下令让他担任郎壁村左侧攻克任务,在这次小股作战中负责班级指挥战斗。经过两个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击毙红枪会6名,打伤8人,生俘12人,歼灭盘踞在郎壁村附近的反动组织。二营特务连受到南进支队的表彰。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战斗,由于击毙的是地方反动组织,多为是本土人士。所以,一直沉默在他的脑海里,密不吱声。 1943年上半年左右,士敏县与沁水县在1940分离后,第一次合并。当时高平县委、县政、沁水(西)县委等在十里乡东西峪村由南进支队支队司令员周希汉、政委聂真宣布成立。根据南进支队和太岳第二地委命令,士敏县大队与沁水(西)大队合并,在东大村重新成立“士敏独立营”。从772团抽调了若干名干部充实到连排干部中,县委书记任教导员、县长为营长。这次调整,士敏独立营与772团主要在晋城北、高平、长子、沁水、浮山县境内,取缔红枪会和摧毁日军维持会等反动势力组织。17团在阳城和沁水(南)活动。 1940年1月,赵德昌参加八路军在772团2营4连到1945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5年时间是在沁水、阳城、高平、晋城、临汾地区作战,数十次路过武安家门口。但是,从未回家探望亲人。每次都是与战友全付武装,雄纠纠,气昂昂跨过武安,没有来得及停下脚步与乡亲们道一声别,让亲人看一眼他身着八路军戎装英俊的好战士形象。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才回家探亲,转业到辽宁省本溪县工作离休,回武安休养,1980年老死故里。 上古时代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而今,在武安又有新亮点,赵德昌“好战士”家门口打日本鬼子,数十次战斗不回家的美谈。 五、参加上党战役追击史泽波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8月16日,国民党军史泽波率部从临汾出发,进攻上党区,占领长治、长子、屯留、壶关、武乡、襄垣、黎城、潞城等地池,企图分隔八路军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果实。 1945年8月25日,为争取时间,出其不意。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安排,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肖劲光、滕代远、陈赓、薄一波、杨得志、邓华、李天佑、江华、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张际春、宋时轮、傅秋涛、邓克明等21名将领,乘坐一架美国民用机,从延安秘密飞抵河北赤岸,在长宁临时机场着陆。同时,刘伯承、邓小平电令李达率太行纵队首先发起向武乡新城段村反击,打响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第一枪,歼灭国民党军队900余名,拉开了上党战役的序幕,至10月12日活捉史泽波为止,历时两个月时间,毙伤俘国军3.5万余人。 上党战役是日本鬼子投降之后,配合毛泽东与蒋介石重庆谈判,第一场决定性胜利的大战,被历史公认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第一仗。因此,揭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序幕,奠定兵民胜利之本的基础。 赵德昌作为太岳纵队一名普通战士,参加了解放屯留、长子、老爷山的战斗。 ……。 老爷山位于屯留县境内,在白晋路西侧,地势险要,为阎军防守上党城池北部的重要战略据点,老爷山战役决定着攻取上党城池的关键一着。 1945年10月2日拂晓,陈赓、薄一波指挥的太岳纵队与阎锡山旧军在老爷山上的战斗打响,担任这次主攻任务的是太岳纵队386旅旅长长刘忠、政治委员张祖谅,统一指挥772团、20团和士敏独立团向老爷山阎军发起进攻。由于阎军居高临下,占据了绝对的有利地势,并就地构筑了工事,加上火力迅猛,因而战斗初期,我军太岳纵队先后几次向阎军发起进攻,屡次失利,连一个山头都要没有攻下来。刘忠改变原攻陷方案,命令772团从西边攻,20团和士敏独立团从东面攻取,东西两面连攻几次还是没有攻上去。从正面攻击的太行纵队第14团连攻数次,还是不能占据有利地势,没有任何突破。我军打援部队伤亡都很大,772团战斗力最强,1营只剩下100余人,赵德昌所在2营伤亡也很大。 太岳纵队20团团长楚大明是一位久经战斗考验的指挥员,面对阎军猛烈的炮火反击,与刘忠报告,不能强攻,只能智取。10月4日夜间,楚大明团长带领突击连悄悄迂回至阎军侧后,从隐蔽而陡峭的壕沟里向上攀爬。为了掩护楚大明突击连行动,772团和士敏独立团从正面发起猛攻,以吸引和麻痹阎军的注意力,引火力转移目标。阎军万万没有想到,20团楚大明团长突击连从他们的侧后方险境能攀崖而至,天兵神降,腹背夹击,攻占了阎军两座山头,切断了阎军与另一个山头主阵的联系,控制了老爷山上的唯一水源,使阎军陷入绝境。 10月4日,刘伯承、邓小平从黄碾镇指挥所,转移到距老爷山较近的崔蒙村指挥战斗。陈赓将太岳纵队指挥所也转移到距老爷山10公里的余吾镇,就近指挥战斗。5日,陈赓司令员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觉指挥战争,与刘忠旅长、张祖谅政委一口气登上被血洗的老爷山阵地,硝烟弥漫,烈火余生,感慨万千。拿出缴获日军的战利品莱卡相机,连拍了几张战场资料图片,回过头来对刘忠、楚大明团长说:“太悲壮了,太悲壮了!这是国民党阎军争夺我上党抗日军民胜利果实的第一次血战呀。没有想到阎军会用这么大的火力,不给一点情面对付我们八路军,不杀掉蒋介石、阎锡山的威风,对不出死去的烈士!” 擦亮眼镜,又擦了擦眼泪。深呼吸了一口气,脱口而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寸鲜血染红它。老爷山下烟不灭,又要鲜血染漳河。” 10月8日,天刚蒙蒙亮,从老爷山一带溃逃下来的大批阎军,由南向北逐渐进入打援部队的伏击阵地,这时阎军兵力总量,乃然占绝对优势,10倍于太岳纵队20团的兵力。这下被20团打援拖住了他的后腿,想逃也逃不掉,连续打退阎军8次冲锋。随之,太行、太岳、冀南三路纵队赶来围歼。经过一昼夜的激战,最后夺取老爷山地区全面胜利。 阎军总指挥彭毓斌在漳河边一个山坡上遭到太岳纵队埋伏,受伤自愧,开枪自杀,副总指挥胡三余等数十名高级军官被生擒,2万余名阎军,除2000人逃回沁县外,其余全军覆没。 彭毓斌率领的援军惨败的消息传到长治,像晴天霹雳,一下子震慑了被困守在长治城内的总指挥史泽波,使他企望彭毓斌来援的梦想陷入绝境,无路可走,与解放军作战,不是对手,不战又不行。只好再给阎锡山打电话请求援兵来援上党,说长治城里弹尽粮绝,请求阎长官下令突围。阎锡山也只好无奈之下令史泽波和山西第五专署专员续汝楫率部撤往临汾。将长治守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军,一起突出长治城。史泽波自选一条捷径,逃往临汾,穿越太岳解放区。 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早已察明他的出行方向和行动线路,命令围城部队一部进入长治,大部跟踪追击,务求在运动中消灭敌人。陈赓命令太岳纵队立即从虒亭白晋路地区,取捷径之路,走张店、马壁、大将控制沁河东岸。终于将史泽波、续汝楫所部三个步兵师、一个山炮营,共1万余人,堵在了沁河东岸的峡谷地带。与史泽波在沁水大将村、桃川河一带决战。 10月12日,经过激战,史泽波及第68师师长郭天辛等人在沁河下游徒步涉水渡过沁河,被沁水县的民兵一路阻截,迟滞前行。最后,在苏庄乡苏庄村被太岳纵队决一旅57团3营9连俘虏。 上党战役毙伤俘阎军3.5万多人,缴获大炮72门、美国火箭炮1门、轻重机枪2200多挺,掷弹筒280个、长短枪1.6万余支,以及大量的军用物资。在这场战役中,对赵德昌来讲,尽管是一名战士,算不上有战功,毕竟参加了这场改变八路军走向的决定性战役,对他人生也是一次重大的阅历与锤炼。 六、下河南参加伏牛山歼灭战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也称老二团,在解放战争时,由周学义担任团长,改编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三旅陈康任旅长,周学义任副旅长。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第二野战军十三军,周希汉任军长,陈康为副军长,周学义为三十七师师长。蒲大义任团长(后为云南军区炮兵司令),赵德昌作为三十七师特务连班长,随周希汉、陈康、周学义等大军南下,开辟祖的川陕滇康定等地区。最后,北上入朝作战,可以说是南征北战,九死一生。 在其难忘的一次大战中,还有一次是随陈赓、谢富治兵团南下开辟豫西地区,攻克伏牛山战役。1947年10下旬,国民党军10个旅集中于河南洛阳,8个旅集中于潼关,企图东西夹击挺进豫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兵团。陈谢兵团以一部继续在陕南,主力向伏牛山东麓多路进击。10月31日至11月5日,攻克临汝、郏县、鲁山等8座县城,并在郏县全歼敌整编第15师师部和第64旅残部,俘师长武庭麟。接着,又连克登封、禹县等10余座县城。此役,共歼国民党军9300余人。赵德昌班长在这场战役中表现突出,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提升为特务连副排长,排长,在攻入云南后,提升为副连长、连长。所以说,在伏牛山战斗中,是他人生由班长提拔为干部的关键性进步,始终铭记在他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在他人生中,讲给亲人最多的故事就是这五次大收获、大提高、大洗礼! 人生如梦,蹉跎岁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瞬间即逝,百年花甲。 回想当年,蓦然惊骇。沁河远去,武安嶙峋,故乡难离。战场依旧,凯歌生新。 假如,赵德昌老兵还健在,肯定比笔者讲下的故事更精彩、更生动、更细腻、更能让人永记心田,久久不能忘怀。笔者手笨语拙,只怕留下缺陷,写不好赵德昌老兵的故事。为此,希望知情者,多多提供一些详细的资料,便于再版时,补录为是。 英雄无愧,战斗良多。笔者无知而不足道,微言而不足以表达勇士之举。 (责任编辑:崔利民)
文章分类:
凭栏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