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老百姓鱼水情深 买张火车票都得亲自排队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讲述人:滕久昕 整理人:李 健来源:原创 讲述人档案 滕久昕:滕代远的第五个儿子,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时到内蒙古插队落户。1970年,光荣参军,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1975年退伍到铁路单位,曾任铁笛化纤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铁路国际旅行社经理、中国铁道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退休后笔耕不辍,现为纪实文章自由撰稿人。 邻家老人滕久昕 采访之前,记者心里忐忑了好久,因为滕代远将军身上的传奇故事,至今有很多仍不为人知,甚至很多人可能从未听说过曾有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将军,为太行山的父老乡亲付出了多少的血汗。能够采访到他的儿子——滕久昕听他讲述父亲的故事,是非常很荣幸的事情。 走到晋城金辇大酒店7楼的房门前,敲开了门。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走了出来,问明了记者的来意之后,就很真诚地以朋友之心与记者攀谈起来,还不时地询问自己需要有些什么配合。这让记者能够瞬间平和下来,迅速进入到状态对其很认真地进行了采访。这些举动给了记者一种滕久昕就是邻家老人的感觉,使得这次采访很顺利。为了能让记者有个印象,他还将自己珍藏的《滕代远故事精选》送给记者,让记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滕代远。 父亲教诲永远记心中 采访之初,滕代远将军的故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谈起自己的父亲,滕久昕说,父亲常教导自己要与人为善。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经常会给他讲当年在太行山战斗时的故事。 1943年,敌人夏季扫荡开始后,分多路向太行山区进攻。滕代远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总部位于左权县。 由于日寇的封锁围剿和多年未遇的水灾、旱灾和虫灾,经济生活面临严重困难,部队供应十分匮乏。老百姓与全军战士都是饥寒交迫,就连树皮与野菜都供应不上。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部队仍要求全军将士都不能采摘村庄附近的树叶,要到更远的仙人峰、南洞山采集。因为近处、平坦处的青山要留给群众,野菜与树叶也不能与老百姓争抢。全军将士严格执行这样的命令,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赞誉与拥护。 在之后的战争中,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为抗战尽心尽力,男人们积极加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女人们在家缝鞋垫、做衣物支援部队。同时,家家户户将门板拆了下来,用于抬伤员,就连家里的小孩子们都帮着部队照料伤员。寒冷的冬夜,因为没有门板,村民们在家中盖着被子依然冷得彻骨,即便这样,却没有人抱怨。 滕久昕说,父亲给他讲这样的故事,就是想告诉他,没有老百姓的热情支持,就没有抗战的胜利,因此永远都不能忘记人民。 以身作则不能忘 由于父亲常年打仗,后来又到铁道部任职,因此,很难得有时间留在家里。在他的记忆中,很少有的几次郊游是父亲与自多的时光了。虽然说是郊游,但实际上就是找一些没有人的地方,一家人在草地上玩一玩,吃一点妈妈做的好吃的,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很惬意。 后来,父亲病重了,滕久昕在部队当兵,父亲很想念儿子,会经常问陪伴在一旁的母亲,什么时候久昕会回来。有一次,滕久昕有了假期,赶紧到医院看父亲,父亲当时很高兴,可是仅仅待了半天就让他赶紧回去,别误了工作。这些都让当时的滕久昕很委屈,为什么刚回来就要把自己给撵回去,好歹等自己洗个澡,睡一觉啊。 不过后来,滕久昕也悟到了,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他也像父亲一样开始严于律己起来。“因为我在铁道部工作,爸爸曾经担任过铁道部部长,很多朋友会托我买车票,可是每次我答应下来都是换上便装到火车站的大厅里为朋友们排队买票,包括我所用的每一张火车票都是排队买回来的。"滕久昕的话让记者很震惊。这样一位在铁道部工作了半辈子的老人,自己还得排队去买票,从不肯因为这种事情而去开“后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晋城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晋城,一直希望能来看看这片父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滕久昕说,虽然只呆了一个晚上,但他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晋城人的热情。尤其是看了歌剧《小二黑结婚》后,更能感受到晋城是一座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 谈到太行太岳精神,滕久昕说,在父亲从小对他的言传身教中,他觉得太行太岳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一脉相承的红色传统,永远不能忘记,不能遗失。这种精神需要全社会的人来共同关注,并将其发扬开来。(责任编辑:崔利民)
文章分类:
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