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重走父亲的路,感悟太行太岳精神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讲述人:徐文惠     整理人:赵明德来源:原创

    讲述人档案

    徐文惠:开国大将徐海东之女。1939年5月出生于延安。196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

    “我这是第三次来晋城,也是第三次重走父亲的路。”在金辇大酒店,大将徐海东的女儿徐文惠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今年72岁高龄的她声音洪亮、思维清晰,她说每次到这里,对太行太岳精神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奔波3年给父亲拍纪录片

    “父亲从不恃功自傲。为节约用水,他吩咐工作人员不要将他的洗澡水放掉,而是用来冲厕所。他吃剩的饭菜从来不许倒掉,       而是让厨师妥善保管,下顿热热再吃。”徐文惠说,父亲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他们在外面说自己是徐海东的孩子。他也从不向子女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常说唯一能给子女的就是培养他们读书、学本事,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做一名普通的劳动者。

对于父亲,徐文惠是既崇敬又陌生,他的一生究竟参与了哪些战斗,立了多少功劳,作为女儿却知之甚少。为了了解自己的父亲,从1998年开始,年近60岁的徐文惠历时3年多,奔波19个省、市,重走徐海东的战斗足迹,采访革命老前辈,录制了400多盘录像带,最终制作成5集文献电视纪录片《大将徐海东》。当时,还有一家文化公司主动出资500万元,想购买这部纪录片,被徐文惠拒绝了。

    “这是我第一次重走父亲的路。”徐文惠说,由于日程紧张,当时她在阳城县町店镇的采访有些匆忙,只了解到与“平型关大捷”齐名的“町店战斗”中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1938年7月3日中午,徐海东与黄克诚率领八路军115师344旅,经过町店镇境内的一条河附近时,发现有一个日军汽车队在河边休息,不少日军跑到河里洗澡。徐海东马上通过电报向朱德总司令进行了汇报,但当时朱总司令并未批准他们发起进攻。考虑到战机难得,徐海东还是下令发起进攻,敌人架在河边的枪支,几乎都被我军夺取,河里的日军也被全部歼灭。“当时,还有当地的一支晋豫边区游击队参与了战斗。”徐文惠说,由于敌军武器精良,这场战斗危险性极大,当地游击队仍然敢于配合八路军歼灭敌人,印证了当时军民抗日必胜的信心,这也是太行太岳的精神所在。

    从军民鱼水情体会太行太岳精神

    2008年,受町店镇政府的邀请,徐文惠第二次来到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她参观了位于苏家岭村的指挥部旧址,看了看父亲曾经住过的老房子。

    “町店战斗指挥部旧址是座典型的北方民居,现在已破败不堪,只是在入门上还挂着‘八路军344旅町店战斗指挥部’的牌子。”徐文惠说,院内西侧有间二层小楼,是父亲和黄克诚当年休息的住所。

    当地的群众听说是徐海东的女儿来了,热情地向徐文惠讲述当年的军民鱼水情。村民们告诉她,当时部队医院设在沁水县嘉峰镇王山村,但运送起伤员来有些麻烦,村民自发抬担架运伤员。后来部队离开村子的时候,全村人都来送行。徐文惠说,那一刻她突然体会到: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的精神正是人民战争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太行、太岳精神熠熠生辉光焰照人的根本所在。

    让徐文惠欣喜的是,如今的町店镇已成了经济强镇,历史韵味浓厚,更多了些现代气息。走在町店镇街头,两边商铺林立,很是繁华。2005年以来,该镇已有干家庄、苏家岭、老山沟等3个建制行政村进行了整村搬迁,千余户农民相继搬进新居,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另外,町店镇还是阳城县产煤重点乡镇之一,镇内建有中美合资大宁煤矿、营义城煤矿,设计年产420万吨的金海煤矿也在町店镇。

    不少町店居民告诉徐文惠,町店镇的迅速发展,与当年军民团结一心对抗外敌留下的光荣传统密不可分。

    要将太行太岳精神传承给后人

    这次受邀参加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暨太行太岳将帅研究会,是徐文惠第三次来晋城。

    与众多开国将帅子女进行探讨之后,徐文惠认为,太行、太岳精神深深植根于伟大的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成果。悠悠岁月,滔滔江河,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而且形成了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民族精神中最具有思想光芒和精神魅力的内容。可以说,太行、太岳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经过抗日敌后根据地军民的耕耘培育、创新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中最具魅力和震撼力的内容。

    “我听说町店镇新修了一座町店战斗烈士纪念碑,我打算再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去看看。”徐文惠说,这次还与这么多将帅的后代在晋城相聚,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相信这次晋城之行能对太行、太岳精神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将它传承给后人。〔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