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进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谢克敏来源:原创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我们高平市委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纪律作风保障。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有效。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中共高平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中共高平市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共高平市委常委值周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我市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受到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的充分肯定。坚持大规模、高层次培养干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高平大讲堂”25期,组织500余名科级干部到江苏昆山、浙江余杭、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挂职锻炼,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五期短期培训班,对副科级以上干部普遍进行了一次轮训。构建起了以党建、农业产业化、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广大党员干部素质明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干部选拨任用更加规范。探索实施了“三考两推两评两票决全程差额”干部选任机制,制定出台了《科级领导干部任免工作流程》、《干部任前档案审核规定》,公开遴选了12名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干部选任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明显提高。出台了《新任科级干部跟踪培养制度》,通过任前谈话、初任培训、“一带一”帮带、轮岗锻炼、工作汇报、记实存档、谈心交流、考核评议等八项制度,加速了新任科级干部的锻炼成长,他们的综合素质、履职能力明显提高。
三是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出台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建立了基层党(工)委书记专项述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运用综合衔接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做到了述职述党建、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在广大农村,狠抓了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较高层次的活动场所全覆盖,被省委表彰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先进县委”。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在街道社区,改设了三个街道党工委,建立了街道社区“大党工委”体制。成立非农社区党支部18个,全面落实“三有一化”任务,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在窗口单位,开展了“爱岗敬业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窗口单位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在非公领域,成立了中共高平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创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领导体制;积极探索和改进“两新”组织中党组织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增强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四是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结合“正风肃纪、创优环境”活动,围绕经济社会“两转”这个中心,在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政府转职能、干部转作风”的“两转”活动,着力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有效促进了“干部转风、部门转能、经济转型”。扎实开展“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专项行动,精简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实施流程再造,党政机关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通过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转型跨越发展进程。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8.4亿元,财政总收入36.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0.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6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列中部百强31位,被评为2011年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位列中西部50强第七位;在全省119个县(市)综合考评中,发展指数名列第二位,发展水平名列第五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市、区)。在省委全委(扩大)会议上,我市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在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我市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党委”荣誉称号;在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总结会议上,高平市委组织部被评为“全国组织系统先进集体”。
(责编 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