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里诞生的溪源剧团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3-22 15:23作者:王书平来源:晋城党史网

山大沟深、森林茂密的横河镇,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三山交会之地的晋豫两省结合处,南与河南省济源市接壤,西与运城市垣曲县相连,是阳城县西南边陲重镇。境内北高南低,诸峰林立,山川秀美,风光独特,气候四季分明。镇中心处于云蒙山、析城山、小尖山、鳌背山四山环绕之地,地形地理复杂,溪源、盘亭两水纵横,山环水绕的天然格局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群山的奇险峻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盘亭列嶂”“析城乔木”自明清时就被誉为“阳城古八景之一”。这里人文厚重,历史悠久,有愚公移山、女娲造人、大禹治水、商汤祷雨的美丽传说,自古便是晋豫两省三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流中心,秦始皇时期就在这里设亭,别称盘亭,素有“阳城南大门”之称。


横河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和地形险要,历来就是兵家谋略必争之地,是控制晋豫边区的战略要冲。抗日战争时期,横河作为阳城革命老区斗争堡垒和抗战前沿阵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遗存下多处革命遗址。阳城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横河镇索泉岭诞生,阳城县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在横河镇开辟。1938年中共晋豫特委、晋豫边抗日游击纵队、八路军晋豫边抗日游击纵队先后在横河镇中寺村成立……溪源剧团——这个在抗日烽火中活跃于晋豫边17个县区和乡村宣传、鼓舞、教育和组织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抗日民众剧团也是在横河镇的水头村诞生的。


(一)


1938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组织部长朱瑞以及唐天际、聂真等八路军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处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精神,在横河镇创建了以中寺村为大本营和指挥中心,辐射晋豫两省十七个县区的晋豫边红色抗日根据地,抗日烽火由此燃遍晋豫大地。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晋豫特委及唐支队扎根并转战晋豫两省,辐射晋冀鲁豫大地,是太行山区影响范围最广、历史地位较高、战略意义重大的根据地之一。


延安整风运动开始于1941年5月,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为标志,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结束。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报告,拉开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顿“三风”的序幕。为了推进延安文艺界的整风学习,党中央于1942年5月2日在杨家岭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着重解决文艺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如何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的问题。在《讲话》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在延安的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陆续出现了秧歌名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钟万财起家》,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小说《铜墙铁壁》《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为时代留下一大批不朽的篇章。


延安整风和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在延安革命圣地引起巨大反响,也深深地影响到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对敌斗争。晋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各级党政武装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积极开展抗日和对敌斗争方面,十分重视用文艺活动方式宣传发动群众,各类文化宣传和文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群众中的文艺组织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众剧团。水头村的溪源剧团正是在这种氛围感染下,在抗日斗争的烽火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水头村东倚析城山,南接十八罗汉山,溪源河自水头村石泉而出,盛水期泉眼汹涌,三九天不寒,久旱年不断。在水头村诞生的溪源剧团得名即源于此。溪源剧团的成立,不仅缘于水头村原有的社戏传统和班底,更得益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对根据地文艺宣传工作的深入影响,还和当时驻横河的抗日工作队的戏剧股长王崇实的带动是分不开的。


王崇实生于1918年,是阳城县城十字北街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他已19岁,是个进步的热血青年,为抗日救国,他练就了双枪手,自告奋勇参加了抗日“民先队”后任队长,冲锋在前,英勇战斗,深受县牺盟会领导赞赏。在阳城二区担任青救会秘书兼武装干事的对日斗争期间,他与同为神枪手的二区妇救会主任刘小焕结为革命伴侣并肩战斗。“十二月事变”中,刘小焕被捕关进岩山村国民党孙楚监狱,后被杀害于济源县黄楝树村,是阳城县知名的抗日女英雄。1940年王崇实被组织上送往武乡县抗日六分校学习,在此他结识了五台县人阎河(后更名丁野)同志,受丁野从家乡五台县跑到太原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走上抗日道路的影响,他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


1942年初,太岳南进支队挺进中条山开辟根据地,王崇实和丁野奉命带抗日六分校一批学员组成抗日工作队并任戏剧股长,随军来到阳城南部山区后辗转在中条山的桑林、坪泉、黑龙、煤坪、安牛、寺坪等地,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并配合部队从事抗日宣传和组织发动群众的工作,组织民兵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水头村分散有旦阳场、范甲、毕家庄、箭华、山王庄、庙边前、连甲、坡甲底等15个自然庄。1943年,太岳四专署和四分区军医二所驻水头村,阳南五区公所驻毕家庄,专署和县区三级政府把水头村作为民主建政的示范村。1944年春,王崇实随抗日工作队也来到毕家庄,参加行政村民主选举和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的工作试点。为激励群众斗志,时任抗日工作队戏剧股长的王崇实发挥自己爱好文艺的特长,帮助军医二所业余剧团编排了一些宣传抗日题材的小节目,通过独幕剧、秧歌舞、歌曲、快板等多种文艺形式,在水头村的周边村巡回演出,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斗争精神,在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上级领导肯定,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二)


水头村的民主建政选举试点工作是在当时五区区长孔再生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在水头村民主选举刘永福担任村长后,村里请求王崇实帮助村里办个进步的抗日业余剧团。王崇实向新选出的村委建议,召开文艺爱好者群众会议,推选上官成文为团长,王世隆为副团长,上官妥赛(村妇救会主任,王世隆妻子)为指导员。当时阳城还没解放,处在烽火连天经济困难的时候,行头简陋,连幕布也没有。爱好文艺的上等富户上官成文主动捐钱,给做了一个紫红色绒绸缎幕布。村长刘永福请专员郭清文给剧团命名,郭清文以水头村石泉出水而成溪源河命名为溪源剧团,并亲自题写在幕布中央,又请毕家庄小学教员王洪福(临涧人)在幕布左上角给画了一幅毛主席侧面肖像。村妇救会主任上官妥赛带领全村妇女,用花红线一针一线绣好。崭新的幕布挂在舞台中央,新颖的设计十分引人注目,充分表达了根据地人民紧跟毛主席、心向共产党的深情厚谊。


水头村《溪源剧团》正式成立后,村干部带头当演员,村里群众踊跃参加,除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老戏目外,王崇实还给编排了《懒汉回头》《破除迷信》《何成悔过》《贤不贤》《上冬学》《傻子放哨》《王满兴自尽》等节目,都是就地选材,演唱村里的新人新事,内容健康向上,题材形式多样,剧目短小精悍,表演不拘一格,深受百姓喜爱,十分鼓舞人心。


为进一步发展扩大溪源剧团的影响,更好地拓展宣传教育的深度广度,多出精品剧目节目,不断提高演艺水平,剧团特别邀请毕家庄小学教员燕飞(董封人)给编排节目,相继又排演了《白眼黑心狼》《彭德怀警卫员》《李来成家庭》《裴琴贵劝夫归队》和《李家庄变迁》等比较长的戏剧(许多剧本的小楷手抄本至今仍有完整保留)。这些精彩的节目演出后,促进了各区减租减息、支援前线、生产自救运动的深入发展。溪源剧团从阳城各村一直演到济源王屋,曾经轰动一时。1945年阳城解放,新的阳城县政府点名要溪源剧团参加县里比赛,在县城南关村戏台上演《白眼黑心狼》剧目,受到县城广大群众好评。《李来成家庭》剧本送到延安,受到毛主席表扬。因为溪源剧团文艺宣传搞得热火朝天,确实调动了水头村及至晋豫边群众对敌斗争的革命热情,促进了生产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抗日支前的空前自觉性,晋豫边根据地广大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现年78岁的刘保应(溪源剧团后期成员、农场队员,后任村会计)与82岁的范小龙(水头村范甲庄老会计、农业机械专业人员)回忆说:溪源剧团从1944年成立,一直活跃在晋豫边县区和乡村宣传教育群众投身革命斗争,从1945年5月阳城解放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从没有停止过演出活动。随着1952年开始的农村初级社、高级社一直到公有制的大集体发展,剧团成员也集体转入新成立的水头村小农场,人员约十七八人,上官建廷是负责人。村里拨给了农场一些土地和耕牛,农场在村里大庙集体起灶,白天种地,不好的天气和晚上就排练节目,一直坚持到各村演出。解放后,溪源剧团的演出主题内容从抗战、土改、移风易俗,逐步转向以古装戏为主,邀请固隆四侯的陈姓老师傅帮助排练,古装戏有《海瑞罢官》《救主》《打金枝》《伍子胥打马过长江》《刘罗锅》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主要以演出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等。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剧团主要排演紧跟形势发展的一些现实题材小剧目,如《犟媳妇》《卖菜》《我是公社十大员》等。改革开放后,溪源剧团已不再经常演出,只是在每年春节、元宵节文艺汇演活动时,到阳城县城的南关村舞台进行文艺汇演和比赛。1983年以后,溪源剧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了声音。


(三)


溪源剧团在烽火岁月名噪一时,剧团主要人物的革命历程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作者王书平看望百岁老革命李家庄的变迁(总十六幕 114场)1949年3月21日老人.jpg


作者王书平看望百岁老革命上官妥赛老人


原村妇救会主任、剧团指导员上官妥赛老人依然健在且已年届百岁。2024年2月29日,也就是春节后农历正月二十,我和家在晋城的水头村人李小龙先生专程来到阳城县下芹村安泽小区看望上官妥赛老人。上官妥赛老人不仅热情接待了我们,还给我们认真回忆了溪源剧团诞生成长的历史,讲述了当时剧团成立的背景及剧团当时的负责人、编剧和主要演员的个人情况。老人家头脑清晰、声音洪亮、笑声朗朗,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不仅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更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上官妥赛老人与李小龙先生亲切交谈.jpg


上官妥赛老人与李小龙先生亲切交谈


上官妥赛老人15岁那年(1940年)从受益村苇园坪嫁入水头村,孤儿王小铁(又名王世隆,后为溪源剧团副团长)是其丈夫。她19岁(1944年)入党任村妇救会主任。1945年4月阳城全境解放后,她在护驾区上做工作队员。1946年蒋介石进犯中原,因为她是会使双枪的女同志,又被派往敌占区工作,先后转战济源、次营、黄龙等地,最后又回到横河老家。据张茂银老师编纂的《横河风云》王世隆(上官妥赛的丈夫)回忆:“1946年6月,太岳四地委调我和妥赛到晋南国统区搞群运工作。由于形势发生变化,地委通知被调的女同志留阳城分配工作,男同志到济源的景文村地委驻地报到。我到景文村等待二十多天,才被分配到晋城四地委财经联合办事处,妥赛返回后被分配到阳城南底村太岳行署济生工厂做妇女工作……又分配六区任妇联会执行委员兼横河村妇联秘书……”


王世隆(又名王小铁)是水头村人,时任溪源剧团副团长,他和上官妥赛又都是剧团的主要演员。王世隆6岁时母亲病故, 12岁父亲病重去世,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17岁时(1940年),在舅父母的操办下与上官妥赛成了婚。1942年农历正月初六,太岳支队在聂真政委和王新亭司令员的率领下,从青龙编村(杨柏整编村)、黑龙编村(西交整合村)沿圣王坪过来,赶走了盘踞在横河的各路地方武装的残渣余孽,什么李支队、缑大队、社团、高营、马府等,组建了抗日民主政府和各救亡团体。王世隆夫妻俩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抗日民主政府的青救会、妇救会、民兵组织,春搞减租解决春荒,夏搞互助克服困难,秋搞收割防敌抢粮,冬办冬学读书识字,夫妻二人很活跃,样样任务都能圆满完成。1943年春,王世隆被选为村青救会主席,上官妥赛被选为村妇救会干部,阳南县妇救会秘书冯秀贞给上官妥赛改名为上官翠峰。在溪源剧团编排的各类剧目中,夫妻俩大多都是主要演员,他们的剧目不仅在阳南五区不少村庄和县区所在地演出,还被邀请到王屋县巡回演出,受到边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上官妥赛老人讲,溪源剧团表面上是民众剧团,实际上在党的领导和控制之下,团长上官成文不是党员,他是村里上等富户,除为剧团捐购了幕布,也负责剧团日常一些零星开支,实际上是统战工作需要推举的。当时处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水头村老百姓生活确实困难,副团长王世隆回忆录讲,1944年他去参加阳南政府组织的青年干部培训班,连一件像样的衣被都准备不出来,最后还是卖了一亩地才置了一床粗布被和一身新衣服。剧团主要成员中,副团长王世隆和上官妥赛夫妻二人是党员,上官妥赛还担任剧团指导员,负责剧团政治工作和剧目的政治审查。当时设在水头村的太岳四专署专员郭清文、五区区长孔再生一直关心着溪源剧团的成长壮大,还指派抗日工作队戏剧股长王崇实和毕家庄小学教员燕飞专门给剧团编写剧目。水头村新民选出七名村委委员(村长刘永福、副村长上官建都、财粮委员范德荣、民政委员上官妥赛、公安委员上官文业、文化委员侯忠义、劳动委员上官小保)全部是剧团主力演员,都必须带头积极参加剧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裴琴贵劝夫归队》是水头村的真人真事,裴琴贵也是剧团的主要演员,还是村妇救会秘书,她带头拥军优属、参加生产劳动、三劝丈夫归队、动员11名青年参军被传为佳话,1946年《新华日报》太岳版登载了她的先进事迹。当时比较出名的反角演员范育杰深受群众喜爱,后于1948年被阳城县政府县长王世清委任为村长(民政干字第164号委任状)。村里的抗日积极分子范甲庄人范德富(先后任麻地村长、水头村村长,横河乡第一任书记),之前在水头村、麻地村教过书,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既是演员又是剧本抄写人。水头村老洞上的上官建廷是溪源剧团的剧务,负责保管幕布、道具、乐器、服装、场记、装台等,剧本也是由他保管的。


(四)


溪源剧团的剧本能保留至今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当时剧团的许多小楷手抄剧本,虽几经转手仍还完整地保留在上官建廷的后代手中,现被水头村在外创业打拼的晋城市源能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龙保管收藏。溪源剧团许多剧本能基本完好地保留至今并被李小龙先生收藏,需要感谢当时的剧务上官建廷及其后人张铜练(又名李发雄)。上官建廷老人去世后老房子成了危房,在危房处置过程中发现在老人睡觉的炕头墙洞里有个包裹,正是老人保管的溪源剧团的小楷手抄剧本。水头村人李小龙先生听说后,几经周折通过张铜练从村人刘礼瑞手中拿到了这些剧本。


李小龙先生是1967年生人,从小天资聪颖学业优秀,10岁时便在阳城县委宣传部在其家乡拍摄的《山区人民找水》中,被邀请做过小演员。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全省三所名校之一的阳城一中读高中,后考入浙江理工大学。他在阳城缫丝厂参加工作经历多岗位历练,后因政策原因下岗后在参与政府机关经商办企业中经风雨见世面,最后投入商海创办企业,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他虽说是个商人,但因为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喜欢历史方面的事情,长大后又喜欢读书学习,喜欢收集家族契约、家谱、历史文献等,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浓厚的家乡情结和人文情怀。他从小在家乡老院堂屋墙上看到挂着的幕布和在院子里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因为这个记忆和印象,他一直留意溪源剧团的事情。加之其堂屋奶奶武小末一直和溪源剧团的剧务上官建廷生活在一起,剧团的道具、乐器等一应家伙什件,全部保管在其堂屋伯伯家中,使其印象更加深刻。


他收藏保管溪源剧团的剧本后,如获至宝。一有闲暇,他便全身心投入历史手迹资料整理中,结合搜集整理水头村抗战根据地红色文化,特别对溪源剧团的历史和留存的小楷手抄剧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对《铡刀政策》《出路》《李家庄的变迁》等剧本,进行了影印和文字整理。至今,他还在孜孜以求地整理探索和解析中。


无标题.png


铡刀政策 (三幕剧)1947年9月10日和出路(五幕剧)1948年)阳城第六区水头村溪源剧团


无标题.png03.png


李家庄的变迁(总十六幕 114场)1949年3月21日


无标题.png02.png


范德富(笔名范丰)留言手迹


历史不会忘记!烽火岁月里诞生的溪源剧团,扎根于抗日根据地的沃土,服务于当地的人民群众,自编自演村里的新人新事,在“唱红根据地,赶走小日本”、“建设根据地,翻身闹革命”中宣传动员群众,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书平,系晋城市中共党史学会地方党史研究室主任


总编 | 崔利民

责编 | 崔利民

邮箱 | jcszgdsxh@163.com

电话 | 0356-696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