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石到沁水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2-12-29 00:00作者:周立波来源:原创 在山西,从离石的鸦儿崖到沁水的马邑,走了八百里。在这一段路程之中,除了汾河平原的少数村庄外,没有一个完好的村庄,没有一家人家没有被敌人杀死了男子,奸死了女人的。 在这八百里的路程中,我们常常不容易找到宿营的房子和窑洞,有时一个小窑里要住三十多个人。我们也找不到任何家具,甚至于找不到煮饭的锅子,战士常常吃生饭。 下面是这八百里的地面,我在我们路过和宿营的地方的个人的闻见。在鸦儿崖,我们所住的窑洞是村里最完好的窑洞,但这最好的窑洞,也没有门了,主人用包谷叶和糜草做成门帘,以避风雪。 在离石县的一个小村木瓜拢,年底鬼子来,老百姓逃了,鬼子把村中所有的人家的门窗、柜子和椅子都烧光了,水缸打破,牛驴、粮食和柴草都用大车运走,运不完的粮食和柴草,鬼子叫人尽数搬到打麦场,洒上汽油,点火烧了。躲在山沟里的老百姓望见村里起了冲天的火光,都痛哭了。有四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看见村里的火烟升起,以为鬼子放火之后都走了,想走回去,从火里抢救些东西出来,走到半路上碰到了鬼子,男的被杀死,女的被奸死。 木瓜拢的老百姓,有半年光景,吃着野草和榆树叶子来果腹,有的饿死,有的逃亡。今年八路军解放这个村庄的时候,从别的地方运来一些粮食,来救济这里的劫后余生的老百姓,从此,这个村庄的居民的家里,才有了半年没有闻见的饭香。 在汾阳县属的马庄,我们留宿了一夜。老百姓告诉我:一九四○年,日本鬼子来,把村子里的三十七个人关在一个布了干草的窑里,门口堆着干柴和谷草,于是用喷火的枪筒向窑里喷射。火烟中,透出一片孩子惊哭和妇女的惨叫。这时候,敌人的宪兵营长正在赶捉村里的一只母鸡并发出笑谑。 从绵上县的青杨湾一直到王村,是一道五十里路长的平川,这里的土地很肥美,原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每隔半里就有一个村子。一九四〇年十月,敌人来到了这里,把每一个村庄的房子都烧了。每村至少杀三十个人。在绵上县的上社村,敌人捉了村里人,用枪崩、刀砍、刺刀扎、机枪扫,以及用其它方法杀死的男女和孩子,共四百余口。敌人把这些尸首,搬到一个古庙里,周围堆许多柴草,放起火来,烧焦的尸体的臭味,飘散在风里,两里路外都能闻得到。 郭道镇是离开沁源县城约莫五十里远的一个曾有两千人家的大镇,一九四〇年,敌来“扫荡”时有一部分老百姓逃到山沟里去了,有一部分留在家里。敌人进镇来,把所有留在镇上的男女老少强迫集中在村外的麦田里,架好十来挺机枪,一齐开火,仅仅那一次,被枪杀的有七百多人。继着敌人在镇上放火,全镇烧起来,火烟弥漫,三天不息。镇上所有未死的人,也没有家了。 当八路军反“扫荡”的部队回来以后,镇上没有地方住,和老百姓一起住在山沟里,到晚上只听见盈满山沟的哭声,悲凄阴惨的景象,使战士们通通落泪了。 以后,郭道镇还被“扫荡”过一次。现在,当我们经过那里时,这个原先曾有两千来户家的繁盛的市镇,除了零零落落剩下一百多户人家以外,只是一片断垣残墙之间长满黄蒿的瓦砾之场。 唐城镇,原有五百户人家,现在只剩下四家破屋。 府城镇,原有一千二百户人家,现在是被日寇烧得瓦片无存,一条大街和两条小街长满了半人深的荒草。从绵上起,不大看见窑洞了,都是平房,但里面还是有炕,在这些烧光了的村落和镇市的断垣残壁间,露出许多曾经是温暖的炕来,但已经被雨水浸蚀砖缝之间长了黄蒿了。 以上所记,不过是我所经过地方的闻见。别人看到和听到的惨象,比我这记者记得还多。他们听见了女人被轮奸的许多的惨事。在洛水,有一个青年的女人,因为抵拒敌人的兽行,被两个敌人连捅八刺刀,昏绝在地上,但没有死。现在,她的胸口有八处刺刀的创伤。她之所以未死者,有人说她所碰到的是新兵,不会劈刺刀的缘故。但也何尝不是我们民族的人民的生活力和抵抗力之强韧的表现呢? 还有人听到,在冀氏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日寇把全村居民八百余人关在一间大房子里,放了毒气,八百人全死,村中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连掩埋尸骨的人也都没有了。全村集满了乌鸦和野狗,没有人迹了。 从离石乌鸦崖到沁水的马邑,走了半个多月,在这半个多月的八百里路的旅程中,村镇都成了废墟,而在这些废墟之上,死了多少的人呵,如果所有被杀者的血泊流到了沁河,一定会使沁河涨水吧。但是活着的人们,在废墟之上,血泊之中,都站起来了,战斗起来了,可以作为典型例子的,是沁源人民的坚贞持久的斗争。(责任编辑:崔利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