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行小镇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02-03 00:00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八百里太行山广阔辽远,雄伟壮观,南太行主峰在陵川;二百里丹河水曲曲弯弯,奔流不息,源头在高平。山如骨架、河如血脉、峰似笔杆,凹似墨砚,岭、梁、峪就像城墙似的、峡谷就像城门一样非常有气魄。自然的地形地貌相互陪衬,形成一种得天独厚的风景特色。

   太行山主峰周围有许许多多大小山峰,几乎上边都有古庙宇,建筑独特,景色壮观,雕刻神奇,处处都载记着当初的辉煌。太行山主峰西脚下有一古道,北通太原,南通河南,这条古道是经济流通大动脉。路东紧挨就是丹河,丹河东岸边有不少村庄,其中有一村叫河湾村。大道西有一片盆地,盆地中心有一个小镇叫巴公镇,方园十里百庄是数一不数二的大村,也是这一片农村的政治、文化、经济市贸中心。每月逢三、六、九开集,周围村有不少老百姓都来赶集,称点盐、打点醋,买点生活用品,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红火。

   这个小镇上有一户姓周人家,人送外号让一刀,他家祖上靠勤劳开豆腐铺起了家。到了他这一代人受祖宗的传统影响,仍勤勤恳恳以卖豆腐养家。周围村的百姓都想吃他家做的豆腐,一是不缺斤短两,二是豆腐香度大。由于他宽厚待人,不论穷富他都看得起来,只要是买他的豆腐,他都要多割一点让出一刀来,人们就给他送了一个外号,叫“让一刀”。

   人不送外号不发,让一刀靠担挑走街串巷卖豆腐做小本生意越做越红,后来他就改了行,又在镇上开起杂货铺商店来,经营一些农副土特产品和小百货商品。周围村的人来镇上赶集,买啥不买啥,都想到他的小商店里走一走,逛一逛。每逢开集这一天,他的小店里人来人去挤得水泄不通,生意卖多卖少是小事,顾客进店来就是满堂春。

   让一刀有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她特别会来事,在这个小镇上都叫她善大嫂。她为人善良厚道,与邻居们处的很好,换来镇上半街香。东邻居今日锅里没米下,她就先挖给几升小米让先吃开饭,西邻居今天无钱称盐打醋,她就掏腰包,没多有少先让走开这一步。她虽是个女人家,待人是大大方方,说话早迟和和气气,处处都能看出她有一片爱心肠。她在家里就不同了,省吃俭用,细水长流过日子。鸡毛蒜皮她都看在眼里,就是吃饭牙缝里藏下一粒米颗,她也舍不得吐掉了。她对过日子非常精巴,从来不让浪费一粒粮。

   让一刀有两个儿子,都很仿了大人守本分,都很听话。大儿子叫周化南,二儿子叫周化北,两个儿子都聪明过人。让一刀自从开上小商店后,人手紧缺,就不让大儿子周化南上学了,把他安排在商店里管起账,做起生意来了。二儿周化北还小,他在镇上私塾学堂念书,很用功学习,他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熟读如流水。教书先生平常很赏识他,认为他与众不同将来有作为,不是石头是一块好玉料。教书先生就给他起了个大号叫:玉麟,希望他长大成大器。不久,周玉麟以优异成绩考入晋城第一高小。在临上学之前,让一刀把二儿子周玉麟叫在身边说:“玉麟,你知道教书先生为啥给你改名子?”

   “知道。”儿子周玉麟回话。

   “你说说大意?”让一刀问。

   “金为财,玉为宝,先生是希望我成玉器”。儿子周玉麟说。

   “你知道我给你弟兄俩起的名子是什么含义?”让一刀问。

   “知道,是让俺兄弟俩长大走南闯北干大事。”儿子周玉麟答。

   “知道就好,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念书。”让一刀高兴的说。

   这天,一家人吃过早饭,周化南牵来两匹大红马,拴在大门外的树上,他走进家催弟弟周玉麟启程。周玉麟先去向祖宗烧上香,磕了一个头,又朝着父母一人磕了一个头,才站起来走出家门跟着哥哥骑着大红马出了镇。周玉麟的父亲、母亲含着两眶喜热泪水送在镇口,只等走的看不见后老两口才回去了。

   周玉麟在晋城第一高小上学期间,成绩更加优秀,每次考试他和同班同学陈立志考的分数不差上下,不是周玉麟第一名,就是陈立志第一名。周玉麟在晋城第一高小毕业后,和陈立志以并列第一的好成绩,考入太原第一中学。周玉麟聪明好学,思想进步,从农村到了省城,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在1923年初加入青年团,任太原青年团书记。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候,党组织为加强党在太原的领导,就派周玉麟去中共北方区委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在党校学习期满后又回到太原,以崔锄人为首,组建了中共太原特别支部。过了一段时间,经中共北方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产生了三个执委,崔锄人为书记,王鸿钧为组织部长,周玉麟担任宣传部长。那时候,陈立志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人常在一起共谋大事。两人利用放寒假的机会,受执委的派遣,带着一些进步书籍回晋城家乡,在濩泽中学学生中秘密地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先后介绍濩泽中学学生孔祥祯、时逸之、陈荣先、王福裕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周玉麟同陈立志又去了长治省立第四中、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进行活动,与常文郁取得联系,在这两所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当时,周玉麟为了考验孙新、常文郁他们,还让他两人利用放暑假的机会,回晋城家乡在农村进行宣传活动,宣传进步思想。不久,在长治先后介绍孙新、常文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候,周玉麟和陈立志从长治又回到晋城,马不停蹄地去各学校进行发动,帮助晋城成立了学生联合会,并推荐濩泽中学学生时逸之任学联会主席。在学联会领导下,濩泽中学学生掀起了驱逐顽固校长祁鲁斋的学潮。学生会还清查了学校的账目,查出祁鲁斋校长有贪污办学经费的事实。周玉麟、陈立志在背后进行指挥,让学联会主席时逸之组织学生一面上街头游行,大造声势,一面带着一群学生去到县府告状。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县府不得不作出决定,撤掉了祁鲁斋的校长之职。此后,濩泽中学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心。

   事后,周玉麟和陈立志从晋城回太原上学了。当时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为了巩固他在山西的统治,为扩充军备筹集资金,出台了在全省农村征收农民住房税的政策,引起各阶层极度的不满。周玉麟、陈立志听到这一消息后,在中共太原党组织牵头下,以学生为主,发动了反对阎锡山政府强征农村房税的群众运动。山西省学生联合会组织太原各学校的学生,举着“废除恶税、为民请命”的黑体大字小旗,走上街头游行,还到省议会、省公署门前请愿。周玉麟带领着省城各学校的学生冲向督军府,高呼“除三害”的口号!领着学生投掷石块,向督军府进行示威,还领着学生砸烂了督军府的匾额。此后,他与陈立志等同学包围了征收房税的具体策划者——省公署秘书长贾景德的公馆,两人领着学生抬着大梁撞开了省公署秘书长贾景德的公馆大门,学生们冲入室内砸了他家里的器具。这时,贾景德秘书长立刻向阎锡山告救:“不得了,不得了,学生起反了,抄了我的家,请你快派兵来镇压闹事的学生。”阎锡山说:“我的衙门都被砸了,你算了什么!”在学生的围攻下,阎锡山不得不作出让步,答应立即取消在农村征收房产税的决定。这时,周玉麟领着学生围在省公署衙门前不散,迫使阎锡山画押签字,收回征收农村房税的成令,只等阎锡山画押签了字后,学生们才回校上课了。

   事后,周玉麟被称为“小个子捣乱分子”,阎锡山指示警方严密监视。不久,全省第三届学生会在太原召开,周玉麟当选为学联会主席。晋城濩泽中学学生时逸之当选为联合会执行委员。学联会决定时逸之为晋东南特派员,负责晋东南学生联合会的工作。时逸之从太原返回晋城途中经过长治时,去各中学、师范向学生们传达山西省学生联合会议的精神,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掀起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运动的热潮。

   此后,周玉麟推荐陈立志为晋东南党的特派员,回晋城开展党的工作。陈立志在晋城濩泽中学创建了晋城第一个共产党小组,不久在此基础上改建为晋城第一个党支部,他担任书记。这时候,晋城地区党员发展达到了20余人。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晋城濩泽中学成立晋东南特委,陈立志任书记,时逸之、孙新、陈荣先、王福裕任委员,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工人、青年等工作,深入到工厂、学校、农村去开展工作,发动工人建立工会,发动学生成立学联会,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并秘密发展共产党员。

   那时候,国共两党已经公开合作,中共晋城特委作出决定,批准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年冬天,国民党在晋城进行选举,陈立志、孙新、时逸之、陈荣先、王福裕、翟玉山、张茂甫都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参加了晋城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会。会议选出七名正式执行委员,国民党方面有苗培成、牛星桥、刘冠孺,共产党方面有孙新、时逸之、陈荣先、王福裕。牛星桥当选为书记长,是因为他有北大毕业这个头衔,又是濩泽中学的教师,资历比较老。虽然他是县党部负责人,实际县党部的领导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在党内开展清洗中国共产党。从北京到太原,从省城到县城,白色恐怖,遍及各地,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一场大灾难。山西开始“清党”后,在报纸上点名通缉了七十二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刚成立的中共山西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省城的共产党员尽快分散到农村去。省委还决定各级党组织立即停止公开活动,在各地已暴露身份的党员迅速转移。会后,周玉麟火速回到晋城,向晋城地执委书记陈立志传达了省委的会议精神,让党组织立即停止公开活动,要利用合法手段开展群众运动。

   这时,国民党晋城县党部秉承省党部的旨意,已公开抓捕晋城地方执委的主要领导人,很快派队伍包围了陈立志的秘密住处——晋城大十字街一家药店。幸亏店老板急中生智,将陈立志藏在药铺匾额后,才免遭一难。在这紧要危急情况下,晋城地方执委成员陈立志、孙新、陈荣先、王福裕等人,都被迫离乡出走河南去了。此时,坚决革命的周玉麟又回了太原,他的兄长周化南知道后,紧追到太原劝他去河南漯河躲避。不久,周玉麟从河南漯河又返回太原,去新绛县纱厂发动工人开展革命斗争。就在纱厂,周玉麟遭到了国民党逮捕,周玉麟镇定自若,将身上藏的一份共产党员名单,一口吞服咽进肚里,因此保护了一批共产党员。

周玉麟被捕后,关押在太原国民党党部自省院。党部执行委员苗培成,自省院院长韩甲三,企图以同乡故交名誉引诱周玉麟叛降,遭到周玉麟痛骂。敌人施加各种酷刑,终未使周玉麟有丝毫屈服,这时才把周玉麟押送太原陆军监狱了。他在狱中托人给他送来数学、英语等课本以及《三国演义》、《水浒》等书籍。他爽快地对送书人说:“坐牢正是看书学习的好时机,以后多送点这方面的书籍”。他想多学一些知识,以便出狱后为革命服务。但国民党监狱对周玉麟的身体倍加摧残,他年仅24岁,就被折磨死于狱中了。

   周玉麟在太原一中读书期间,结识了一位女朋友,两人心投意合交往密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情缘。周玉麟被捕后,这位李女士利用她叔父李生达是阎锡山十九军军长这层关系,多方进行营救终归无效。听到周玉麟在狱中去世的消息后,李女士悲痛欲绝,亲自将周玉麟的灵柩护送返乡。在巴公安葬之时,李女士写下遗愿,便服毒自尽了。此后,周家人按照她生前写的遗书,将她与周玉麟合葬一墓……(责任编辑: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