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战斗英雄”卫小堂的故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08-03 00:00作者:黄根喜来源:晋城党史网

卫小堂,今年84岁了,出生于1927年,系泽州县山河镇前李河行政村横岭自然村人。1945年2月入伍,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当兵后历任通讯员、班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等职。曾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先后荣立特等功两次,大功8次,2次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欢聚一堂共商建国大计。卫小堂在第四兵团,以“全国战斗英雄”的身份选为代表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共662名代表,其中属山西晋东南南五县籍人士有两名,即:赵树理(沁水县人),卫小堂(原晋城县人),他俩人以“一文一武”为代表参加了成立新中国的商讨会议。卫小堂当选为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1949年10月一日这一天,他跟随毛主席、朱总司令登上了天安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这对太行、大岳老区人民是多么光荣!多么辉煌!多么自豪!


立志当兵“敢追敢求”


卫小堂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在旧社会受尽了苦头。他全家八口人,有父母双亲,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嫂子,他排行最小。由于家庭贫困,吃上顿没下顿经常揭不开锅,父母亲在过灾荒年都被饿死了。因生活所迫他从八岁上就去附近村给别人 放羊,替父母还阎王债。当时,政府腐败、军阀混战、地主老财放高利贷剥削穷人,土豪劣 绅横行霸道,社会一片黑暗,压迫得穷人无处投身。那时,卫小堂恨透了旧社会,想出气也没处出,他就在羊身上出起气来了。只要哪只羊不听话,敢去偷吃农民的庄稼,他就远远的用小石头砸去,无形练出了一手好功夫。说砸哪只羊的头,砸不住尾,说砸哪只羊的蹄,打不到腿,百发百中。后来他成为方圆十里八庄很有名气的放羊能手了。


卫小堂长大后,一心想去当兵,就流露出不想放羊的念头。地主知道后,就甜言蜜语做卫小堂的思想,但并没有动摇了卫小堂当兵的决心。卫小堂撂下放羊鞭罢了工,主家不高兴地说:“和你好说歹说你不进耳,难道你是块铁,揣到怀里也暖不热?“卫小堂回答的也很干 脆:“我是一块钢,有钢用在刀刃上。”他对当兵吃了定心丸。那时他听说附近村有了八路军,他就偷偷地跑去报名。他到了部队驻地后,见大门口一个大高个子战士在站岗,卫小堂向站岗这位同志提出他自己想去当兵的要求, 那个战士二话没说,就把他带去见连长,他询问了卫小堂的家庭情况、年龄以及当兵的动机后,便把小堂留下了。


当时,卫小堂心里高兴极了,满以为当八路军当定了。谁知到了第二天,连里又来了许多年轻人要求去当兵。因为人多,连里要从中进行挑选。这天吃罢早饭后,有两个战士抬着一条长1米、高0.8米的板凳放在院中心,把前来要求当兵的青年都叫到一旁,排成一行队,让一个一个跳板凳,谁能跳过去就批准谁当兵,谁跳不过去就算落选了。大约在9时左右,跳板凳开始了,卫小堂前面有三个青年个子都很高,身体又强壮,动作灵敏,都嗖嗖地跳了过去。轮到卫小堂去跳时,他心里一慌,一下子把板凳绊倒了,人也栽倒在地,引起周围人哈哈大笑起来。两个战士把他扶起来后,他仍不甘心,第二次、第三次又去跳,结果都因他个小没有跳过去,就这样被落选了。当时,小堂就哭了起来。牛连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鬼,你不要哭了。你要明白,咱们八路军经常行军打仗爬山登高,经常要爬城墙和敌人拼刺刀。你现在还不满18岁,还没有一支马枪高,跳不过板凳就哭,今后上到战场上怎么能行呢?”


卫小堂哭着说:“我要求当兵,是为了报仇,打倒地主阶级,赶走日本鬼子。现在我年纪小,我还要长高呢,你们过去不也是由小孩子长成大人了?”


牛连长笑着说:“那就等你长大了,身体结实了,再来当兵吧!”就这样,卫小堂只好灰心 丧气地回家了。


1945年春,卫小堂第二次又报名参军。当时,抗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日本在垂死挣扎,国民党蒋介石发动了内战,苗头对准了共产党,八路军。中共太岳区党委、行署、军区、抗联总会向全区人民发出紧急动员,号召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个参军高潮。这次晋沁县的青年带头踊跃参军,土河、衙道山区农村有不少干部积极带头去当兵,有几百名青年都去报了名。当时,卫小堂才十七岁,年龄小,还害有一身疥疮未好,走起路来很不方便。他积极报了名后,行政村的干部认为他害有疥疮,怕到了部队传染上他人,未同意他去当兵。在村里欢送新兵出村时没有他,他就跟着跑到了区公所,非要求去当兵不可。区委书记国华同志看见他这般勇敢积极,就批准他去当兵了。这次大扩军,他表现得非常出色,这批兵源主要补充太岳区独立团。当时,独立团进行整合升格,卫小堂同大家到独立团报到后,他被 正式补充到太岳军区赫赫有名的红军团386旅772团第2连里当了通讯员。


赵城战斗“敢冲敢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中国人民渴望搞和平建设,可蒋介石一心想消灭共产党、八路军,挑起了内战。卫小堂记得最清楚,他入伍后第一次上战场就是打赵城。那时,部队经过一天多的行军,从安泽县翻过森林覆盖的霍山,悄悄地到达赵城周围,包围了一支经常向八路军挑衅的阎锡山顽军。卫小堂所在二连承担着扫清外围据点的任务。在夜幕的掩护下,卫小堂跟着班长越过一片杂草丛生的坟地,进入东关穿街过巷接近城墙跟时,向敌人一个暗碉堡摸去。突然,从暗碉堡里喷出了火舌,受到阻扰不能前进。班长是一个很有作战经验机智勇敢的老战士,他搞清敌情后,就带着卫小堂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迅速前进到距敌人堡台二十几米的地方。班长命令卫小堂投手榴弹,连续投了五颗手榴弹,颗颗都准确地投进了敌人堡台墙眼里。


卫小堂投弹很准,没想到他从放羊练出的功夫,在这次打仗用上了。他投出的这几颗手榴弹,吓得暗堡里的敌人停止了射击。这时候趁着手榴弹爆炸的浓烟,他第一个冲到了敌人暗堡口前,抓了一个俘虏兵。后来他们又把暗碉堡里的几个敌人全部抓起来,还缴获了敌人几支枪统统上交了。敌人很顽强,他们在赵城打了一夜多,天快亮时,上级命令必须在三个小时内消灭敌人结束战斗。当时,全军战士打得非常勇敢,他们二连冲在前面,卫小堂在后边紧紧跟着连长。这时连长负伤了,卫小堂火速把连长背下战场来了。指导员继续指挥全连用手榴弹和炸药包捆在一起,打了个缺口部队才进去,接近了敌人的指挥所。但时间特别紧迫,到了分秒必争地步,抓紧时间就能取胜。指导员准备派其它战士去把碉堡炸掉。这时卫小堂跟在指导员身边,他立刻自报去执行任务。指导员说:“你完不成这个任务,让其它人去吧。”卫小堂接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保证完成,党员就要带头在前。”在这紧急情况下,为了争时间,指导员同意了。卫小堂就带了几颗手榴弹,往碉堡里面扔,颗颗都投进去了。敌人顿时慌张起来,抓住这有利时机,一排往左,二排往右,冲!两个排的兵力冲进去把敌人消灭了一部分。快进一个洞口时,突然里面的敌人停了火,可能是枪里的子弹打完了,就在这关键时刻,卫小堂奉指导员的命令,带着两个排冲了过去,几分钟工夫就把敌人全部消灭了。


打下赵城这第一仗后,师里给卫小堂记了一大功。师部宣传队还给卫小堂编了一首歌,在军营中歌颂。这首歌对卫小堂是一次大鼓舞,对全师来说,大鼓士气。


临浮战役“敢拼敢打”


1946年7月间,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了“停战协定”,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打开了内战。国民党的号称“天下第一旅”,和31旅等部队,统属胡宗南的直属部队,全是美式机械化装备,也是蒋介石的王牌军队。胡宗南亲自指挥,疯狂地向我晋南解放区、闻喜、夏县等地进攻。陈赓司令员率领的第十旅部队,为了保卫延安,保卫根据地,狠恨地敲打了这块硬骨头。当时,参加这次战斗的主力,大都是晋城藉新入伍的战士,在陈赓司令员指挥下,部队开往官雀、陈堰一带摆开战场,全歼了胡宗南第一师一旅4500 余人,战斗胜利告捷。26日延安《解放日报》对临浮战役大捷发表题为《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大大鼓舞了部队的士气。这次战役,卫小堂继续发扬了打赵城的英勇杀敌精神。他在朱村执行作战任务,奋不顾身、动作迅速,仅10分钟就跟随突击队攻占了朱村的至高点。在肉搏战中,他用刺刀捅死了第一个反扑的敌人,缴获了一支步枪。紧接着他把枪对准三个继续顽抗的敌人,大喊一声:“缴枪不杀!” 这三个敌人被他的神威慑服,乖乖地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了。这场战斗全团俘虏敌人百余人。与此同时,兄弟部队29团直插敌旅部,活捉了胡宗南的王牌军“天下第一旅”中将旅长黄正诚。此次战斗下来后,经过全连同志们评选,团首长给卫小堂又记了第一次大功。


10月27日,太岳军区在阳城烈士陵园召开2万人大会,《新华日报》作了特别报道,正标题为“动员全力誓死保卫太岳区”,副题是“美军一天不退出,运动一天不停,蒋军一天不 撤退,抵抗一天不停”。


从此,在太岳区范围内开始了“要求美军退出中国运动周”活动。此时,大岳部队开往河南打曹北时,战斗非常激烈,这一仗虽打胜了,但伤亡惨重,卫小堂所在的二连没剩下几个人。卫小堂心里憋着一口气要为在曹北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报这个仇!


郏县战斗“敢闯敢攻”


1947年8月,卫小堂跟随陈赓兵团突破黄河天险,在豫西宜阳与洛宁之间的韩城战斗中,因连队干部疏忽麻痹,拂晓受敌袭击,第3排被敌人包围。当时他任通讯员,往返四次在敌人炮火封锁中传达命令。这时三排长在战斗中牺牲了,全排伤亡了大半。卫小堂在这危险的时刻,提着冲锋枪挺身而出,指挥全排剩下的十几个同志,顽强地抗击敌人,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次韩城的战斗一时失利,身为共产党员的卫小堂感到非常难过。连长、指导员都负伤住了医院。他建议副指导员开个支部大会,好好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与教训。副指导员同意了他的建议。在会上卫小堂带头总结教训,并表示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连党支部表扬了他。由于他在韩城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团党委又给他记了一次大功。


1947年11月3日,在郏县战斗的前一天,卫小堂要求由连部通讯员下班当战士,并向连指导员递交了申请书。连里批准后他接着就开始擦枪,准备上战场。


11月4日凌晨,夜幕沉沉,冷风呼啸。忽然一声巨响,150公斤炸药拉响了。随之而来的是山炮轰击的火花,郏县城墙上工事倒塌了。紧接着突击部队架着云梯登城,争先恐后,前赴后继,一举登城成功。


凌晨4时许,城墙上的烟尘消散时,卫小堂所在连和其他几个突击连已经从东门攻进了郏县县城。各连队争先恐后,在街巷中向敌人猛攻,将敌军压退到城东北几个院子里。敌人利用一堵高墙,用两挺轻机枪和几十支步枪封锁着十字街口。卫小堂所在连冲在最前面,指导员王文辉在房顶上指挥一门小炮轰击对面的高墙,打了一个洞,敌人又封锁住了墙洞。大批部 队冲又冲不上去,爆破手去爆炸还未跑到,就被打倒了。这时,敌人有两个师的援兵,已赶 到了三十里铺。在此紧急情况下,旅、团首长命令尽快消灭残敌。指导员在房顶上急得满头 大汗,部队却不能前进,敌人猛烈地射击着,子弹像暴雨般打在十字街口,战士们被压得抬 不起头来。卫小堂急得咬着牙,敏捷地跳下房子。这时,敌人发现了他,机枪、步枪一齐向他射来,他沉着冷静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接近了高墙,连续投了8个手榴弹。高墙后的敌人 立刻变成了哑巴,部队迅速冲了上去,敌人缩进一座大院里负隅顽抗。卫小堂又扛着炸药包冲上去,炸塌了院墙,全连打进院里俘虏了二百多敌人。在郏县消灭了国民党15师,活捉 师长吴天灵。


郏县战斗胜利结束了。卫小堂在战斗中表现的英雄气慨,受到了普遍的好评。旅党委经过研究,决定给卫小堂、常明礼同时记特等功。卫小堂还被评为纵队的特等战斗英雄,被提升为第2连第1班班长了。卫小堂常讲:“打仗一要坚决,二要勇敢,要打就狠狠打。我们与国民党‘天下第一旅’交过手,打得他落花流水,那一仗我们连100多人全部参加了战斗,没有伤亡一人,打其它部队我们就更有胆略了。打一仗我们就得好好总结经验和教训,讲究战役中的方法,才能继续打胜仗。”


洛阳战役“敢战敢守”


1948年3月,陈赓司令员率领部队攻打洛阳城。蒋介石把洛阳城当作战略要地布下重兵,把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安排到洛阳城驻守。这支军队受过法西斯的训练,武器装备精 锐优良,工事修筑十分坚固。据说当时蒋介石对洛阳城的自信赞言是“此乃金城汤池,共军如敢攻城,无疑是自投罗网”。


3月11日傍晚黄昏时刻,在风雨交加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洛阳城发起了总攻。卫小堂在太岳第十旅统一布署下,受命在在洛阳城西关拦截敌人从此口逃窜。敌人在我军的火力迫势下节节败退,企图从洛阳城西关突围出去。卫小堂率领全班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激烈交战,坚守城头,狠狠地回击敌人,就在这关键时候,他的手腕被敌人子弹打伤了,他不顾包扎,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仍然用一只手端着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把敌人逼在一个洼沟里,一直坚持到大部队赶来。


洛阳一战,经过了8天7夜的激烈交战,国民党在洛阳守军2万多人全部被歼,中将师长邱行 湘被活捉,这一仗卫小堂班共抓获了90多个俘虏兵。


淮海战场“敢作敢为”


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了,卫小堂已经是一个有名的英雄排长了。他在陈赓将军指挥下,昼夜不离战场,破冰涉水,猛追逃敌,逼近徐州,抢先占了徐山村、杨山头等地,歼灭了敌人两个团。


11月15日,国民军邱清泉兵团以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重炮掩护下,向我28团坚守 的徐山村连续反攻。卫小堂排坚守在徐山村,牢牢守住阵地,狠狠地坚持抗敌,勇猛冲杀,连续击退敌人4次进攻。不料,在激烈的战斗中,敌飞机上扔下的一枚重型炸弹正好落 在卫小堂的身旁,随着一声巨响,他的小腹负了重伤!他不能再战斗下去了。担架 员把他抬下战场送往医院去时,他还坚持说:“计划没实现,战役还没结束,我不能下去! ”经上级和战友们再三劝解,他才勉强地住了医院。伤口还未痊愈,他就要求出院上战场。淮海战役号称“百团大战”。国民党蒋介石把主力部队全都调遣在淮海大会战,经过65天的 决战,里三层、外三层,一层围一层,层层包围起来。天空中飞机不停丢炸弹,地面上炮火声不断,白天一片烟雾,晚上一派火光。这一仗双方都付出了最大的代价,这是决定着两党 谁胜谁负的关键一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月中旬胜利结束了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败阵撤退了。淮海战役结束后,根据卫小堂战斗中的表现,团首长又给他记大功一次。


淮海战役是全国三大著名战役之一。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告捷,老区人民进行普庆;1949年1月,平津战役取得胜利,北京和平解放,根椐地的人民凯歌欢舞大庆祝;同月中旬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全国解放区人民无比高兴,走上街头进行集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卫小堂由副连长升任政治指导员。不久,他在第四兵团,以“全国战斗英雄”的身份,被选为出席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 成员,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1949年10月1日,卫小堂代表跟随毛主席、朱总司令登上了天安门,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开国大典一结束,他没去参观游览,告别了代表团团长刘伯承司令员,就赶回部队去了。当时,部队正由粤桂边区向滇南急进,他返回部队后,猛追狠打国民党的残敌第8兵团,很快解放了云南,部队又开去贵州,最后一仗,把蒋介石的残兵赶去台湾,至此,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被彻底推翻。


闻名全国战斗英雄卫小堂,1983年按副军职待遇光荣离休,他现在在重庆荣军休干所安度晚年。昔日的中华儿男,久经战场,生死搏斗。在枪林弹雨中走过的太行壮士卫小堂,如今成了耄耋老人,满脸沧桑,他站在那里仿佛就是一幢革命纪念碑!人人尊重他,器重他,我们都应该沿前人的脚步走下去,为建设新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责任编辑:崔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