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祝寿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3-08-03 00:00作者:敏光来源:晋城党史网 12月事变后,晋豫边游击支队在唐天际司令员率领下,掩护阳城、沁水、浮山三县的党员干部、各界救国会成员,转移至晋城县段都、高会一带。1940年2月,晋豫边游击支队在晋城巴公村奉命与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组建为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一旅,韦杰任旅长,唐天际任政委,归属129师建制。从此以后,新一旅成为八路军129师的一支劲旅,转战于太行山上。张健民作为阳城牺盟会组织部长,也参加了新一旅,任司令部秘书。 转眼到了1940年12月。一天,唐天际政委找到张健民说:“健民同志,交给你一个任务。”张健民朗声道:“什么任务,请首长指示。”唐天际说:“最近,师部准备为刘伯承师长进行祝寿活动,我想让你为咱们旅拟一副寿联。” “祝寿?”张健民有些迷惑不解。 “噢,是这么一回事,我给你解释一下。”唐天际看到张健民疑问的神情,于是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12月事变以后,由于抗日统一战线内部分裂,致使日军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山西乃至全国的抗日形势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鼓舞全体军民的抗日意志,树立刘伯承司令员作为太行山军事指挥总代表的声望,从威势上震慑敌人,八路军129师拟为刘伯承师长50诞辰筹办一次寿典。 对于组织上的关怀,刘伯承深感欣慰。但他却坚决不同意祝寿活动,不愿意宣扬自己。当工作人员询问他的生日时,他执意秘而不宣。无可奈何的工作人员只好去搬邓小平政委出面相劝。 邓小平听了工作人员的叙述,想了想说:“这个事还真有些难办,不过我可以去试一试。”因为他最了解这位老乡、老大哥、老战友的脾气和性格。 邓小平进到刘伯承办公室就问:“刘师长,给你祝寿,是党组织决定、党中央批准了的,你咋不同意啊?” 刘伯承说:“我总觉得这样做不好。我不愿意张扬个人的事情。” 邓小平劝道:“我的同志哥,这不是你个人的事吆,为你祝寿,是为了在当前艰苦的环境下,活跃部队的情绪,激励指战员的斗志,更好地开展太行山地区的抗日斗争,你咋能不同意呢?” 刘伯承想了想说:“你说是党的决定,我只好无条件服从了。不过我的生日已过了十几天了。” 一看到刘伯承松了口,邓小平马上接口道,“具体日子是哪天不要紧,择日不如撞日,依我看就定在12月16日好了。” 刘伯承没法再说什么,因为他历来是尊重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决议的模范。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129师司令部向所属各部队发出了通知,要求各部队广泛开展军事技术活动,以多种方式为刘伯承师长寿典献礼。唐天际政委于是就想到以新一旅的名义向刘师长撰副寿联。由于在阳城期间他和张健民的关系很熟,对张健民的才华非常了解,于是,就决定把拟写寿联的事情交给张健民。 听了唐政委的说明后,张健民深感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回到秘书科后,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搜肠刮肚,苦心冥想,写了好几稿都不理想。于是,他又找到组工干事郭雁声,请求他为自己出些主意。郭雁声听了事情的原委后,想了想说:“这次为刘师长祝寿,含义很深,不能套用过去那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俗词,应该从刘师长承担的职责以及为他祝寿同抗日斗争的联系这个角度,写出有新意的东西。”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共同讨论,互相补充,一副很有气势又贴近当前形势的寿联跃然而出: 一生从戎功高北斗身系 华夏命运泽被晋冀鲁豫 智谋深沉勇冠三军惊破 倭寇心胆福佑党政军民 横批:举国有幸 寿联拟好后,交给唐天际政委审核。唐天际是个老红军,军政兼优,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他看后拍桌叫绝,连夸两个年轻人写得好,并且亲自提笔书写到红纸上。 12月16日,晴空万里,阳光和煦。八路军129师师部驻地河北涉县王堡村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师部宾客如云,函电如雪。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参谋长滕代远,以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各区党委的同志,都来到129师参加祝寿。中央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以及129师《战场报》均刊登了为刘伯承师长祝寿的消息和他的年谱与简历。 邓小平作为与刘伯承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老战友,又是这次祝寿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自然有更多的话要讲。他亲笔撰写了热情歌颂刘伯承高尚品德和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贺文——《祝福我们共同努力的事业胜利》,并在会上做了慷慨激昂的宣读。 邓小平说:“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我们的伯承同志,不仅具备这些素质,而且把生平的精力献给了国家,人民和自己的党。在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荣辱和健康,没有一天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常常担任着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而每次都是排除万难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工作,简直忘记了一切。在整个革命过程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我同伯承同志认识是在1931年,那时我们都在中央苏区,都参加了长征,而我们共事是在抗战以后。五年来我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块,我们之间的感情是很融洽的,工作关系是非常好的,我们偶尔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去做。” “伯承同志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这些不过是其中的一枝一叶……,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一生除掉工作读书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他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他不会打球下棋,闲时只有散散步,聊聊天。他常常批评自己,对时间太势利了。难道这就是他的缺点吗?只能说是同志们对他健康的关心罢了。” “在伯承同志50寿辰的时候,我只有祝愿他的健康,祝愿我们共同努力的事业的胜利。” 邓小平讲话后,129师各部队代表纷纷上前宣读自己的贺章和祝词。新一旅政委唐天际展示了新一旅指战员别出心裁的寿联,受到在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在场的观众也都发出热烈的欢呼。在祝寿现场的张健民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他为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性时刻而感到无比喜悦。 原来不愿祝寿的刘伯承师长,被邓小平政委和广大军民发自肺腑的热情深深打动了。他抚今追昔,回想半个世纪以来自己走过的坎坷道路,心中非常感慨。他走上讲台,向大家深致谢意后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说有一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教导所给的,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搞出什么名堂的。因此,我愿在党的领导下,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12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这次为刘伯承祝寿,不是一次普通的祝寿,而是有着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使根据地军民更加有了主心骨,使骄狂的日本侵略者感到沮丧和畏惧,对于激励抗日军民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责任编辑:崔利民)
上一篇晋城工作五年拾零(节选)
下一篇遗恨满长平
文章分类:
第5期
|